NEWS最新消息

2025/11/21 埔里第一淨水場 風華再現

記者:林俊揚 南投報導

台灣自來水公司埔里營運所第一淨水場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水頭路,建置於1923年,當地居民稱之為「埔里水道水源地」,由「臺灣水道之父」濱野彌四郎技師所規劃設計,當時的水源地設置有沉澱池、慢濾池、集水井、清水池、水閥室和管理室等設施,是埔里現代化民生用水建設之始。林業試驗所於2024年起接受台灣自來水公司委託,協助規劃埔里第一淨水場的植栽景觀營造及維護管理,並導入臺灣原生或特色植物,建立自然解說教育區,希望營造出埔里第一座結合水資源文化和自然生態教育的公園,未來將重新開放給民眾參訪。
林試所表示,埔里第一淨水場共分為兩個區塊,第一區為水文化園區(約1.2公頃),此區內保留有珍貴的水文化歷史建物和老樹資源,並營造具有不同教育或生態功能的植物種類,例如:蜜源香草植物區、食農教育區、臺灣原生植物綠籬、茭白筍生態池等,以增加園區內植物景觀及種類的多樣性。第二區為自然生態區(約2公頃),希望透過建構複層及多樣的林相及地被層,增加埔里第一淨水場內的植物多樣性,以提供園區內多樣的生態棲地服務,進而增加園區內的昆蟲、鳥類及動物種類的多樣性。
園區內除了林業試驗所協助營造多樣性的植物景觀外,另有四個特色亮點,其一為早期遺留的百年歷史建物及設施,如:水閥室、管理室、慢濾池和沉澱池等,皆是見證埔里百年自來水文化的重要遺產。其二為老樹資源,園區內有數株近百年的珍貴老樹,如:桃實百日青、九芎、樟樹等,尤以臺灣特有種~桃實百日青,更是難得一見。其三為南投特有的珍稀昆蟲「纖紅蜻蜓」,學名為Sympetrum nantouensis,此蜻蜓於2013年發表,目前僅在南投縣埔里鎮和魚池鄉有零星紀錄。2024年林試所研究人員在埔里第一淨水場進行動、植物資源調查時,意外於慢濾池中發現此物種,因此,該所特地規劃「纖紅蜻蜓復育區」,並針對此昆蟲進行長期監測調查,希望將此處作為纖紅蜻蜓的復育基地。其四為本所於2025年在園區內擴增營造食農教育區,導入埔里在地農特作物,如百香果隧道、茭白筍生態池等,預計將埔里第一淨水場打造成為「都市食農教育環境解說場域」之典範。
林試所指出,自來水公司的埔里第一淨水場,不僅是埔里鎮民生供水系統的核心環節之一,也具有豐富的水文化資源、設施與自然生態保留潛力。因此,該所和台灣自來水公司透過簽署「合作協議備忘錄」和委辦計畫齊心合作,以水文化、生態與食農教育為主軸,融合淨水場本身的運作流程、生態環境與社會功能,以形成「水與食物」、「人與環境」深度連結的實作場域。希冀透過營造園區內自然、生態、減碳及具在地特色之景觀設計及解說教育推廣活動,永續經營埔里水資源文化、都市食農及自然生態教育區,再創下一個百年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