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與實踐大家的建言。
邱代理市長表示,「青年是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動力!」市府自第三屆青委會起推動三大制度改革,放寬青年年齡至40歲、擴增青年代表人數比例與提升會議頻率,第四屆更進一步推出四項創新,包含優化工作小組分工,強化議題專業性、擴大市府局處參與,從過往9個局處增加到13個,涵蓋市府六成以上單位、提供青委多元參與市政管道,並首設青年顧問,持續優化青委提案制度及管考流程;青發中心今年上線之官網,同步公開歷屆青年委員提案進度與委員資料,讓市政參與更透明、成果更能被看見。
邱代理市長指出,市府致力打造具有特色的青年公共參與品牌,持續辦理多元交流與實務活動,為深化青年委員對公共事務的認識與參與,市府積極辦理多項創新活動,包括:全國首創桃竹竹苗青年交流活動、青年國際交流赴新加坡、新竹政策黑客松、市政走讀、工作坊、外縣市交流、公共參與研習營、志工培訓等,青委透過多元參與,可以了解從政策擬定、地方產業認識、跨域合作與實務操作,培育青年公共影響力。
勞青處說明,第四屆青年委員首次會期就積極提出15項提案,涵蓋幼兒托育、在地文化認同、交通安全、資安防詐等面向,透過委員會相關會議充分討論及回應,促進市府和青年之間的互動,激發青年創造能量,也為推動城市創新與進步注入活水。
社福安居組青年委員劉安仁提案,以科技執法、防撞設施及騎樓淨空等措施,強化舊城區及巨城商圈人行道安全;市府積極回應,將參酌委員建議,研議標線型人行道及物理隔離設施設置可行性,巨城商圈周邊人行空間持續辦理騎樓空間順平計畫,115年預計規劃巨城周邊車流導引系統以利紓解交通。
宜居永續組青年委員鄭富方提案,竹市公車應實施指差確認以確保市民交通安全;竹市重視市民交通安全,市府在會議上回應,要求客運業者每年辦理2次安全教育訓練,且每月繳交路口停讓指差確認自主稽查報表及行車影像抽查紀錄,未來將在既有基礎上,參酌青年委員意見,研議獎勵制度以促進指差確認落實 。
青發中心補充,今年11月22日至23日將首次舉辦「新竹政策黑客松」,歡迎16至40歲的青年踴躍組隊參與,一起加入青年公共參與的行列,活動報名至10月23日止(報名表:https://reurl.cc/mYXa8A)。更多青年資訊與活動訊息,歡迎追蹤「新竹市政府青年發展讚」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outhHsin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