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9/16 卓揆頒發「中華建築金石獎」肯定得獎人成就 期勉公私協力推動淨零轉型、均衡臺灣、都市更新三大工作

記者:趙客裕 行政院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出席「第33屆中華建築金石獎」
頒獎典禮時表示,「中華建築金石獎」於1993年創辦,以「改善國人居住品質,提升國人生活水準」為宗旨,並進一步要求創新科技、環境永續、人本關懷等價值的呈現,是國內建築界歷史最悠久、最具指標性的建築專業獎項,有「建築界的奧斯卡獎」美譽。同時,評審委員都是臺灣建築、營造方面重量級的專家學者,每年評選許多優秀獲獎代表,備極辛勞。而今日得獎,不僅是對所有獲獎代表的肯定,更期勉大家能夠保持領先的優勢與活力,繼續更上一層樓,開拓更高峰的成就,為後代留下不朽的建築物。

卓院長也與現場賓客分享一則故事,有一位神父來到正在蓋教堂的工地,看到第一位工人,就問工人:「你在做什麼?」工人說:「我在砌磚塊。」神父又問第二位工人,工人說:「我在賺錢養家糊口。」接著再問第三位工人,工人說:「我在蓋一棟哥德式的歷史大教堂。」卓院長表示,第一線工作同仁是最辛苦的,而唯有對工作抱持不同的理念與願景,才能產生不同的成就感與價值,期勉每一位以建築為職志的工作者都能有最好的理念與願景,進而追求最高的價值與成就感。

卓院長並與現場建築業先進分享政府未來期待共同合作的三大工作層面。首先是推動淨零轉型,2050淨零排放是政府傾全力要達到的目標,除公部門之外,更重要的是民間須全力協助及參與,包括積極推動公共工程在內的綠色採購等。套用中華建築金石獎主任委員許智傑立委的說法,期盼透過公私合力達到「智慧建築,截然不同」目標,打造更優質的淨零生活環境。

卓院長進一步說,第二項工作為落實「均衡臺灣」理念。政府對「均衡臺灣」設定三大目標,包括「增加就業、提高薪資、繁榮地方」,而為達成此三大目標,行政院提出「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計畫,包括北北基宜「首都圈黃金廊帶」、桃竹苗「桃竹苗大矽谷」、中彰投雲「精密智慧新核心」、嘉南高屏「大南方新矽谷」、宜花東屏南「東部慢活城鄉」,以及金馬澎「低碳樂活離島」。其中「桃竹苗大矽谷」及「大南方新矽谷」將成為帶動臺灣未來科技發展的兩大引擎,政府也將透過152項基礎建設支撐這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發展,形塑6種不同發展面貌,包括人文、醫療、交通、水利等建設,而這也仰賴民間廠商一同合作。

此外,卓院長指出,最後一項工作為大力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這也反映在明(202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編製之中。卓院長說,臺灣已是高齡化社會,截至2025年7月止,65歲以上長者已達19.64%,因此建築不僅要向幼行,更要向長者致敬,必須全面展開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工作,讓高齡者有所適應。卓院長表示,都市更新過去除了公辦都更、自辦都更之外,未來也可考慮推動自主更新,讓民間自主更新團隊能夠加入,使所有需要的國人們,皆能以更合理方式保障其權益。政府也會透過容積率的調整,讓所有都市更新能夠獲得比現在更合理公平的條件,促進國人更願意推動都市更新,進一步改變城市面貌。

卓院長強調,在賴清德總統指示下,在後關稅時代,國家施政重點將全力對內擴大內需,而政府已將相關推動工作所需預算編入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之中,期盼透過立法院的審議,能夠順利、儘速地通過總預算,促進政府與民間更多的合作,進一步改善國人生活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致詞結束後,卓院長觀賞「評審過程暨優良施工品質類評審的話」及「優良施工品質類得獎公司作品」影片,並頒發「金石獎」予15家「優良施工品質類」獲獎者及合照。最後,卓院長與經濟部龔明鑫部長、數位發展部林宜敬部長、內政部董建宏次長、交通部陳彥伯次長、國家發展委員會高仙桂副主委、中華建築金石獎主任委員許智傑立委及所有得獎者於臺上合影留念,現場氣氛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