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8/27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前進世博夢洲園區 島嶼之聲演繹臺灣感謝之情
記者:李宥漮 報導
文化部8月1日起在大阪市中心主辦的「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於20日告一段落,共吸引20萬觀眾參與實體活動,同時線上、線下也興起一股a-We熱潮。時隔一週,臺灣共9組表演團隊從大阪市中心正式進入大阪世博夢洲園區,以「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為主題,一連3天在Pop-Up Stage North主舞台演出,世博大會也以「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完整活動名稱在官方網站宣傳,最大的彩蛋則是演出時臺灣國旗成為背板上的熱氣球,「臺灣」之名正式登上世博舞台。
文化部表示,如果說「We TAIWAN」是一場從去年就開始籌劃,企圖在大阪世博期間,以臺灣文化主動回應世博主題「創造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的文化外交年度策略工作計畫,進入世博夢洲園區,或許可說是一個展現臺灣始終不放棄讓世界看見的堅強意志,因而受到神明及許多人眷顧的超驚奇彩蛋。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說,去年8月巴黎文化奧運結束後,文化部隨即在12月就展開一連串赴日洽談場地等工作,在拜會世博主辦單位洽詢「We TAIWAN」認證使用世博logo等事宜的過程中,意外獲知或許有機會申請進入世博園區演出的重要訊息。團隊回臺後,在極短的時間內,甚至還多次重改的情況下,壓線在申請期限的12月27日當天提出申請計畫。經過長達2個月的審查,終於獲得大會邀請成為大會正式活動的展演項目之一。王時思形容這段歷程,「真的有如獲得宇宙力量一般」。
文化部表示,今天起展開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由導演杜思慧、音樂總監卓士堯領軍9組臺灣團隊,共6個段落演出組成。包含開場「新勝景掌中劇」帶來的「酬神戲」;「不二擊聲音製造所」與「拚場藝術撞擊」共同合作的「大神尪:神將繞境護島嶼」;桑布伊與「希望兒童合唱團」的天籟美聲「來自遠古的祝福:獻給天地」;雯翔舞團以身體演繹的「命運的安排:搏筊」;客語創作歌手邱舒、月琴彈唱者張雅淳、金曲歌王謝銘祐分別唱出「咱講的話:阿母的話」;以及最後所有團隊的共同合唱,展現「大和諧:跳在同一首歌上」。
首演的舞台上,除了6段節目編排超具巧思,舞台背板也隱藏著一個驚喜的彩蛋。以玉山為主體,臺北101、野柳女王頭、高雄蓮池潭龍虎塔、阿里山火車等臺灣著名地標、地景排列其中,臺灣國旗也成為其中一顆臺東最受歡迎的熱氣球。對於臺灣及國旗都能進入夢洲舞台,王時思說,所有的演出節目及現場佈置,同樣是需要經過層層申請,能夠順利取得大會同意,除了「We TAIWAN」主要是奠基在文化交流的立場,更重要的是世博大會將臺灣視為一個「可信賴的夥伴」,他們相信臺灣願意遵守程序,也願意以友善互動及真誠的心,建立彼此互信的基礎,「大會相當尊重我們的演出,我們也希望這樣文化性的活動可以受到世界認可」。
特別選擇以臺灣最傳統的謝神戲作為前進夢洲的主題,導演杜思慧說,最主要想要傳達臺灣對於「相信」的多元性,不管是廟埕前的謝神戲、神將、擲筊,或是原民的吟唱,都是跟信仰間的相呼應,在夢洲的舞台上,期待的就是將這些來自於東西南北的聲音集合,呈現給全世界的觀眾。而演出最後希望兒童合唱團與眾人合唱的〈歡聚歌〉,也呼應著兒童是未來的希望這樣的理念,停留在最乾淨清澈的和聲中,正是期盼讓所有想法留在觀眾心裡,「餘音圍繞下,大家心中都能留著希望」。
王時思則認為,世博的「TECH WORLD」館呈現了臺灣科技傲人的一面,所以在夢洲的文化舞台上,希望彰顯的是「科技所守護的人文價值」及人們對未來的希望。科技最終是為了帶來幸福,信仰則呼應著將臺灣最多元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時,依然會因為彼此的包容及接納而幸福快樂。
文化部表示,「We TAIWAN」系列活動「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從今天起至8月28日一連3天,日本時間下午5點至6點,將在世博夢洲園區Pop-Up Stage North演出,今日現場出現許多從大阪市公會堂看過3週演出的觀眾,「追星」來到夢洲。為了讓臺灣及全世界觀眾同步觀看臺灣表演團隊的精彩演出,明、後(27、28)天,臺灣時間下午4點至5點將同步於文化部臉書直播,歡迎大家一起「We TAIWAN」。
「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
活動日期:2025年8月26日(二)至8月28日(四)
活動會場:世博夢洲會場Pop-Up Stage North(需購買世博門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