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5/21 農業部 施政穩進前行、強化韌性農業 為臺灣農民持續努力
記者:黃冠源 報導
總統賴清德(20)日於執政一周年談話中指出,面對全球關注,也是影響國人最重要的三大挑戰:氣候變遷、健康促進以及社會韌性,農業部門與上述三大挑戰密切相關,亦扮演關鍵角色,農業部積極推動兼顧智慧韌性與永續安心的農業,整合資源與相關措施,公私協力推動農業淨零,兼顧糧食安全與農民收益,發展具競爭力與友善環境的農產業,同時拓展我國農產品國際市場,建構農民支持體系,促進農業升級轉型,全方位打造韌性農業。 農業部表示,秉持總統指示「均衡臺灣」、「幸福農業、快樂農民」的農業理念,並依循行政院「國家希望工程」政策方向,簡要重點的創新施政與成果包括:
一、照顧農民不間斷,提升從農保障
農業部表示,過去一年,農業部在過去的基礎上,持續實現對農漁民的承諾,除了三保一金全面升級,像是: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不再因區域限制而影響權益;此外也修法調高農民最常請領的農職保傷病給付水準,給予農民實質的保障。
而在面臨去年三個颱風,農業部也重新檢討農業天然災害救助流程,近期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重點包括延長遲發性災損提報時間,放寬得於6個月內完成提報;延長農業天然災害救助申請時間,災損嚴重時,得再延長5個工作日;相關救助作業朝向從寬從速辦理;運用科學勘災加速災損救助,於114年3月21日公告增修「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適用之天氣參數,保障受災農民權益。此外,也精進專案農貸措施,不僅調降「壯農貸款」利率,並新增「紓困貸款」,協助農漁民解決短期資金需求,穩定生活、安心耕耘。
農業部說明,漁民面對風浪難側的海上作業,農業部除了提高死亡或失蹤的家屬慰問金與急難救助金,希望給予家屬更多的支持與幫助。去年12月,我們也提高漁產業保險費補助比例,從過去的1/3提高到補助1/2,補助上限也從9萬元/公頃提高到13.5萬/公頃,提供漁民更多作業上的保障。
二、防檢疫管理受肯定 外銷農產新突破
農業部進一步表示,113年農產品出口量值分別為190.1萬公噸、49.2億美元,我國鳳梨於113年4月獲准進口紐西蘭,此外,銷往日本數量也達到19,373噸,創下歷年新高。紅肉、紫紅肉及雜交種紅龍果、我國龍虎斑分別於去年6月及10月准入日本市場,113年11月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口,農業部持續開拓農產品多元市場,將國內優質的農產品帶往世界舞台。
農業部說明,除了出口突破,在食品安全與檢疫管理上的成果,台灣獲得國際高度肯定外,113年度我國冷藏水果外銷成長高達3成,而臺灣生鮮豬肉出口量成長 6倍,外銷菲律賓的出口量更是成長 17倍。此外,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於去(113)年10月31日正式將我國刊載於非洲豬瘟非疫國的自我聲明列表中,在今年2月獲得WOAH科學委員會建議「同意」認定我國為豬瘟非疫國,未來預計於114年5月獲WOAH認定為豬瘟非疫國,屆時我國將率先成為亞洲唯一豬隻三大疫病非疫區。
三、革新制度專業化 創新農業優化從農環境
農業部表示,推動植物診療師制度,「植物診療師法」於去年8月7日公布施行,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制定植物診療師專法之國家;此外,強化農事服務支援效率及優化從農環境,自113年5月起推動區域型機械化農事服務,輔導成立農糧產業機械農事團41團,服務面積逾2,815公頃、受益農民逾3,800人次。
農業部表示,農業部開創全國農產物流新模式,「農易送EXPRESS」媒合農漁會結合超商物流系統,於113年8月21日啟動營運,計217家農漁會參與網絡。
四、動保福利更加級 強化飼主責任與管理
農業部表示,推動電子化寵物身分證,邁向寵物福利系統建置的地一不,此外也全面實施犬貓寵物登記,強化飼主責任與管理,並完成「寵物食品專法」草案預告,全面強化寵物食品管理,將進一步確保全國約280萬隻家犬及家貓之寵物食品安全,並維護飼主之消費權益。
農業部表示,為提升展演、實驗及經濟動物福利,去年7月修正發布「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明確規範保育類野生動物(含鯨豚)不得進行表演及與人互動,強化對展演許可審查及展演業者管理與評鑑。此外,公告「犬、貓美容定型化契約」,不僅保護毛孩的動物福利,同時也對飼主及業者雙方的權利義務作出規範,保障雙方的權益。
農業部表示,因應美國關稅調整,其對臺灣農產業出口影響甚鉅,農業部於114年4月積極舉辦14場產業座談會,廣泛傾聽農漁民的聲音與產業需求,提出「農業3大面向、6大措施」包括強化農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協助開拓多元市場等,同時訂定相關作業原則,預計投入180億元,提升臺灣農產品的市場曝光度與流通,站穩美國市場,並推動臺灣農產品進入更多元的國際市場。
農業部強調,農業作為國家產業發展中最具韌性與永續的重要基石,我們繼續團結打拚,以堅定的步伐迎接挑戰,持續精進並推動農業各項施政,並秉持穩健進步、全力以赴的心情,農業部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守護糧食安全,壯大臺灣農產業根基,維護農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