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11/13 見證臺灣文化力!博物館社群前進2025國際博物館協會杜拜大會 以「AI導覽×傳統展演」揮灑文化科技新溫度

記者:徐素秋 報導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2025年大會於11月11日至11月17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世界貿易中心舉行,7天會期中包含論壇、博覽會及會議交流等,聚集來自各國不同領域的博物館專業人士。臺灣館舉辦開幕交流會,包括國際民族誌博物館委員會(ICME)、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R)、典藏委員會(COMCOL)、視聽新科技與社群媒體委員會(AVICOM)等專業委員會理事成員、駐杜拜臺北商務辦事處長陳俊吉、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洪世佑、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原住民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杜張梅莊、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梁學政等出席。
開幕交流會在各界貴賓掌聲中揭開序幕,各館代表與國際博物館專業人士踴躍交流,場面熱絡。文化部次長徐宜君致詞表示,臺灣自2004年起參與ICOM大會,透過這個重要的國際交流平台,展現臺灣博物館的多元文化、青年力量及創意。本次臺灣館有原住民族文化的展現、博物館的科技應用及教育推廣活動,並有多名博物館專家學者發表論文與參與專業委員會的理事及要職的選舉,具體呈現本屆大會「青年力量、創新科技以及無形文化資產」的主題。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洪世佑說明,國際博物館協會年會為國際博物館界3年一度的盛事,臺灣長期深耕,期能推動專業交流、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今年臺灣館扣合杜拜大會主題「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以山川步道與花朵綻放為主視覺意象,象徵臺灣博物館在自然風貌孕育中、如花海般多元百盛,展現創新、包容、韌性的島嶼氣象。外交部駐杜拜辦事處長陳俊吉表示,杜拜是個多元、包容與創新的城市,展現文化無國界的力量,與臺灣多元文化價值相互呼應,相信未來臺灣與杜拜會有更多的國際交流。
臺灣館以AI導覽結合視覺設計 打造新世代文化體驗
本屆杜拜大會臺灣館以「流動的未來·多元共融的博物之島」為主題,融合獨特的視覺文化風格與高科技互動設計,打造兼具人文底蘊與數位體驗的展示空間。現場引入AI智能導覽系統,讓參觀者能以多語互動的方式,探索臺灣各地博物館的故事與典藏亮點,科技感十足的互動介面與流暢體驗,讓多國貴賓紛紛讚嘆臺灣文化展示的創意與前瞻性。
臺灣博物館社群展現文化外交軟實力
今年臺灣代表團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領軍,包含來自全臺各地的博物館、研究單位與學者共同參與,合計發表超過30篇論文及海報,展現臺灣博物館專業社群的研究能量與國際影響力。開幕式特別邀請屏東縣瑪家鄉的「娜麓灣樂舞劇團」,以原住民族樂舞演繹臺灣的生命故事與文化精神,歌聲與鼓點交織出土地的脈動。展會期間將由苗栗縣傳統工藝保存者藺草編織工藝師呂錦霞,於會場展現其藺編技巧,展現臺灣多元族群的藝術能量與文化自信,以及國立科學教育館以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帶來精彩的互動式科學展演活動。
臺灣各博物館專業人士,藉由參選各專業委員會的理事職,以及多篇發表論文分享我國博物館的治理經驗,已成功在國際舞臺展現我國博物館的專業能量,展會開幕當日已陸續確認國立歷史博物館組長黃星達當選民族誌博物館專業委員會(ICME)理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王雅璇當選博物館典藏委員會(COMCOL)理事等成果,並爭取民族誌博物館專業委員會(ICME)於明年來臺灣舉辦年會。
臺灣館以文化內容為核心、以科技為媒介,呈現跨世代、跨領域的文化共創成果,獲得多位國際博物館學者對臺灣博物館界在永續發展、社群連結與文化數位化上的努力,表達高度肯定,並期待未來深化交流合作。文化部未來亦將持續協助臺灣博物館社群參與國際專業組織,以博物館國家隊的形式走進國際,提升臺灣博物館的國際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