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30)日接見金商獎中外得獎企業一行時表示,本屆金商獎得獎企業來自各領域,以專業與誠信經營事業,在各自領域展現了非凡實力,更在數位轉型、淨零轉型、企業社會責任等議題上積極回應,勇於創新與突破,讓產業不斷提升,她要恭賀所有金商獎得主。鄭副院長強調,政府會持續作企業的堅強後盾,與產業界攜手邁向創新、繁榮、包容與永續的未來,立足臺灣、布局全球,並與理念相近國共同合作,一起貢獻世界。
鄭副院長致詞時指出,1969年商人節開始進行「優良商人」選拔,當年臺灣人均GDP為357美元,而至2024年時人均GDP已超過3萬4,000美元,目前更成為世界第21大經濟體,預估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可達4.45%,這是歷代企業家與工作者努力的成果,推動經濟持續成長,讓臺灣有如今充滿活力的的經濟面貌,也對世界做出貢獻,她要代表政府致上敬意與感謝。
鄭副院長指出,本屆金商獎得獎企業來自各領域,包括科技業、製造業、物流業、金融業、農畜水產業、食品業,也有傳統老店、傳統產業,均以專業、誠信經營事業,展現非凡實力。得獎企業在面對淨零轉型、數位轉型,乃至於社會企業責任議題上,也勇於創新突破,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其中「優良商人」得獎者憑藉研發創新與市場洞察,提升企業競爭力,並在人工智慧(AI)應用超前部署;「優良老店」及「精英老店」得獎者,不僅致力於傳承臺灣傳統價值,也帶入新思維、新創意,讓老店持續煥發新光彩,增進民眾生活幸福感;此外,感謝「優良外國駐臺商務單位」及「優良外商」得獎者,選擇臺灣、投資臺灣,促進臺灣與國際市場鏈結合作,也帶來創新思維,為臺灣經濟注入新活力,成就今日臺灣。
鄭副院長提到,本屆金商獎得獎者不乏第五代、第六代,甚至是第七代接班人,象徵臺灣企業家代代傳承、勇於挑戰的精神,值得政府學習。面對未來挑戰,政府已啟動淨零與數位雙軸轉型相關政策,以創新驅動成長思維與企業一起努力,希望達到創新成長、綠色成長與包容成長的願景,讓臺灣成為更繁榮永續的經濟體。鄭副院長表示,政府已提出「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路徑圖及六大部門減碳行動計畫,在確保穩定供電下,持續推動二次能源轉型,同時運用綠色金融、淨零科技等協助企業低碳轉型,邁向循環經濟,增進綠色競爭力。此外,為迎向AI新時代,政府除積極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外,亦提出「AI新十大建設」計畫,推動AI應用於醫療、農業、金融、交通等領域,帶動百工百業創新發展。
鄭副院長進一步說,中小微企業為我國創造逾900萬個工作機會,因此政府推動「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透過「3策略、3配套、1窗口」提供多元支持。政府也會積極擴大內需刺激經濟成長,包括推動危老都更、振興觀光、並推動「均衡臺灣」,帶動在地發展,實現包容成長。另為因應國際經濟情勢變化,政府已編列「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其中930億元用於支持出口產業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產業研發轉型及開拓海外市場等措施,穩定臺灣產業出口量能。
針對臺美關稅談判進度,鄭副院長說明,過去幾個月,我方談判團隊和美國貿易代表署、美國商務部就促進貿易平衡及供應鏈合作等議題進行磋商談判,現階段談判重點,主要是以「臺灣模式」與美方洽談供應鏈合作,並爭取調降對等關稅且不疊加原MFN(最惠國待遇)稅率,以及232多項關稅最優惠待遇,同時為我方赴美投資企業爭取更有利的投資環境與條件。
鄭副院長表示,在10月初第五輪實體磋商後,臺美雙方再次進行視訊會議,談判有所進展,目前正在進行書面文件交換討論,針對未來協議先行凝聚共識。由於本週臺美雙方都正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預計APEC後雙方將繼續溝通,待雙方達成共識後,便可進入總結會商,達成臺美貿易協議。
全國商業總會許舒博理事長致詞時表示,該總會致力成為臺灣百工百業的後盾,並配合政府政策,讓臺灣產業持續發揚茁壯。感謝政府編列「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協助產業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並讓產業轉型升級,邁向國際。針對產業缺工議題,許理事長指出,勞動部已提出「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為勞動力不足問題向前跨步,未來產業界仍將與勞動部持續溝通,共商解決之道,盼讓臺灣產業更為穩健發展。
得獎企業一行由許理事長率領,經濟部何晉滄次長陪同,前來行政院拜會鄭副院長,包括勞動部陳明仁次長、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劉雅娟副署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