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10/29 農業部頒發「農再卓越獎」表揚縣市政府深化投入農村再生

記者:李宥漮 內政部報導

農業部於10月28日假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14年農再卓越獎」頒獎典禮,表揚114年推動社區農村再生計畫績效考評績優的縣市政府,由宜蘭縣政府及桃園市政府分別拿下分組考評第一。
農業部表示,農村再生計畫自推動以來,已帶動全國超過2,000個農村社區參與,並有1,104個農村社區自主提出農村再生計畫,農業部自106年起逐年編列了121億元,補助22個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協助這些農再社區逐步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升公共設施與景觀品質,並結合產業文化與自然生態,塑造兼具特色與永續發展的農村新風貌。不僅如此,農村再生計畫更成為凝聚社區向心力與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平台,帶動青年返鄉參與、促進銀髮照顧與社會支持系統,展現農村在地創生的多元價值。中央地方攜手 協力促進農村活化再生本年度將全國22個直轄市及縣(市)政府依轄內通過農村再生計畫的社區數分為兩組,分別進行考評,就各縣市推動農村再生的行政執行效能、輔導效能、推動與創新成果、行政管理作為等綜合評比,各組前三名特別設置最高榮譽「農再卓越獎」予以表揚,第一組由宜蘭縣政府榮獲第一名,苗栗縣政府及臺南市政府分居第二、三名;第二組則由桃園市政府拔得頭籌,臺東縣政府與嘉義市政府分獲第二、三名。此外,另有9個縣市榮獲「甲等績優縣市」,包括宜蘭縣、苗栗縣、臺南市、高雄市、桃園市、臺東縣、嘉義市、新竹縣及新竹市,顯示各地推動農村再生已展現深厚能量與成效。「農再活力獎」則由雲林縣、嘉義縣、花蓮縣及新北市獲得,肯定其積極推動農村特色發展的成果與用心。此次績效考評與表揚,不僅肯定縣市政府承辦團隊的辛勤付出,更希望藉由典範分享,激勵各縣市政府持續投入,讓農村再生工作不斷深化與創新,並以成功經驗擴散帶動更多社區投入。農業部強調,未來將持續秉持「智慧、韌性、永續、安心」的施政方向,結合氣候調適、糧食安全、青年返鄉、綠色照顧與循環經濟等面向,攜手地方政府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農村,為臺灣農業及國土永續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