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期許再創高峰。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團隊落實市長高虹安提出的「新竹好學」施政策略,在 2025 年《天下雜誌》「永續幸福城市大調查」中,於「文教面向」再度榮獲全國第一,展現卓越成果。市府將持續以「學生為本、教學為核心」的理念前行,透過 AI 與數位學習策略,為下一代培養具競爭力的智慧學習環境。
邱代理市長提到,市府自推動「班班有大屏、室室有 AP、一師一載具」以來,持續精進硬體建設與軟體應用,全面落實適性教學。此外,市府成立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統籌跨校資源與政策規劃,並推出「新竹市親師生平台暨竹市校園智慧通APP」,讓學生與家長能簡單連結網路學習資源,使數位教學不僅止於課堂,更延伸到家庭,高效實踐新竹好學。
教育資訊網路中心暨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說明,因應教育數位轉型趨勢,市府積極開發中小學數位學習課程,運用載具活化教學,同時持續建置智慧校園學習環境,提升教學多樣性與學習效能,支持學校自主發展創新數位教學場域,並將全市學習成效結合清大、陽明交大、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立大學、台中教育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等七校,進行大數據微學程專業分析,投稿大型研討會進行交流,讓竹市站上國際舞台,並帶回新技術進行深入探究,持續數位研發與創新。
教育處表示,此次教育部訪視學校包含三民國中、成德高中、光華國中、南寮國小、南隘國小與關埔國小;三民國中體育課以平板搭配心率檢測,讓學生能即時掌握身體狀況;成德高中全面建置APP並以數位歷程檔案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光華國中透過因材網提升閱讀理解,學生學習表現顯著進步;南寮國小公開授課有四成結合數位工具,讓教學交流更有深度;南隘國小雖位處偏鄉,仍率先完成全校數位建置並推動差異化學習;關埔國小則成立學生資訊長制度,讓學生參與校園數位管理。
訪視委員李政軒表示,竹市的數位教學不只是設備的堆疊,而是已經建立完整制度,從研習、社群到實務應用,都呈現可持續推廣的模式,值得全國參考。
教育處指出,市府將持續深化AI應用,推動「AI助教」協助課堂回饋,並試行「AI 家教」支援學生課後複習。同時也將規劃「家長數位知能課程」,縮短家庭與學校的落差,讓家長成為孩子的學習夥伴。期許未來將「班班有大屏邁向校校有智慧教室」、「一師一載具昇華為一生一平板」,市府將也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數位雙語課程,打造具前瞻性的智慧學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