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9/25 第49屆金鼎獎頒獎典禮 向出版人致敬
記者:李宥漮 報導
文化部主辦第49屆金鼎獎(24)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頒獎典禮,本屆金鼎獎共計1,386件作品報名,角逐雜誌類、圖書類、政府出版品類及數位出版類等4大類共22個獎項,共計選出106件入圍作品,並從中決審出35件得獎作品。文化部長李遠、立法委員郭昱晴、特別貢獻獎得主鄭明進、金鼎獎得獎者、入圍者、出版社、出版公協會代表等一同參與這場出版人的年度盛會,並由文化部長李遠頒發特別貢獻獎予資深兒童文學家、繪本作家鄭明進。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表示,昨天上班時桌上擺滿了金鼎獎得獎圖書,今天又回到過去熟悉的環境,「這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李遠說,同為創作者,他經歷出版最蓬勃發展的年代,走到今天,所有的創作者除了面對出版環境的改變,更要與全世界優秀的作家競爭,他內心非常敬佩現今的所有創作者。作為文化部長,這一年多以來,文化部除了擴大金鼎獎典禮規模,榮耀所有得獎者;也推出文化幣下降至13-15歲每人可領600元,明年常態化辦理13-22歲每人1200元,為出版產業注入逾40%的文化幣消費;另外透過增加臺灣國際兒少書展、持續全臺各地的庄頭書展等活絡產業。
同時,文化部也透過「Books from Taiwan 2.0」擴大臺灣出版的翻譯數量。李遠特別以前幾天頒發文化獎章予翻譯臺灣作品,並打入韓國市場的金泰成時,兩人的交流分享,金泰成說,他在翻譯大量中國文學後,決定轉為翻譯華麗而難懂的臺灣文學,最大的原因來自於臺灣的作家從過去至今,始終維持著知識份子關懷社會議題的傳統,「這是最珍貴的」。李遠說,臺灣擁有獨特、深刻的文化,臺灣作家因此有著對世界更深遠的看法與關懷,文化部接下來也將透過「下一本書獎勵」,鼓勵獲得金鼎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的創作者,繼續寫下一本書,「獲得書寫下一本書的快樂」。李遠強調,「只有繼續書寫、繼續創作,讓全世界讀者看見臺灣的書,這是最容易讓大家看見臺灣深刻一面的方式」。
李遠今天也代表正在花蓮勘災的行政院長卓榮泰頒發特別貢獻獎予鄭明進,李遠說,卓榮泰是最在乎文化產業、政策及預算的院長,去年卓榮泰分享一個李遠趁著某個記者會現場,塞了一封信期盼行政院支持今年文化預算能破300億元的事。李遠說,卓榮泰果然信守承諾的讓文化部預算編列破新高,雖然後來在立法院遭到大幅刪減,但是更讓他清楚,「無論如何都不能虧待文化產業的人」。
提到特別貢獻獎鄭明進時,李遠也分享了與鄭明進曾經一起看兒童劇時,除了看見鄭明進對於兒童劇演出充滿興致,鄭明進當時跟他分享,自己買了一種可以捏100個妖怪,還能塗上100種顏色的黏土送給孫子,李遠說,「我聽完好羨慕,真想做他的孫子」。鄭明進一生致力於引進全世界繪本的知識與潮流,自己也身體力行創作了約50本的繪本,更重要的是他就像一直在捏黏土的人,「捏」了非常多學生成為大師,「臺灣繪本能有今天蓬勃的規模,鄭明進是非常重要的推手」。
特別貢獻獎得主鄭明進致詞時一開口就說,「我是臺灣最幸運的老阿公」。他說,他在日治時期唸大安公學校一年級時,大哥從委託行買了1本日本出版的繪本送給他,從這本《孫悟空》開始,繪本就一直埋藏在他的腦海裡;大安公學校的日本教師教學,也促成了他後來翻譯了60多本的日本圖文書。他說,這個從小讀著「講談社」這個專門出版給天皇小時候看的書,又在大安公學校「留學」,所以後來可以翻譯這麼多日本圖文書的他,真的是幸運的阿公。他感性地謝謝今天在場的人見證了他的得獎,「我還要活下去,畫到100歲」。
文化部指出,本屆金鼎獎獲獎作品題材多元,包含社會反思、族群情感、環境關懷、文化傳承與生活觀察等議題,涵括雜誌、圖書、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等各領域,展現深刻的時代視野,體現臺灣出版環境的豐富面貌與創作能量,每一本書籍、每一期刊物,皆凝聚創作者的心血與出版團隊的專業,並展現出版業在快速變遷的媒體環境中,仍能保持專業堅持與回應時代挑戰的活力。
文化部表示,為增進國內出版產業與國際出版、文化產業交流,以及向海外行銷金鼎獎得獎作品,特別提前於9月21日在臺灣文學糧倉舉辦3場次國際交流講座,邀請國際出版界重要人士擔任主講人,由義大利籍作家Paola Myriam Visconti、義大利籍童書作家Emanuela Nava及法國獨立童書出版人Florent Grandin,分別以如何用故事打造跨媒體與社會參與的IP、童書創作中的語言藝術與圖像對話,以及獨立童書社如何做國際版權與行銷等角度,為臺灣出版業帶來國際出版產業現況及經驗分享。3位外賓亦出席頒獎典禮及擔任頒獎人,共同參與我國出版業盛事。
為推廣金鼎獎得獎作品,文化部將持續廣邀各級學校、圖書館、書店等單位辦理書展及作家講座等閱讀推廣活動,透過多元行銷和線上、實體推廣方式,加強宣傳優質臺灣原創出版品。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金鼎獎官方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及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