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7/22 竹市府召開今年第7次道安會報 邱臣遠代理市長:持續滾動式調整標靶式科技執法 有效降低違規事故

記者:劉博正 新竹市報導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21)日召開「新竹市114年度第7次道路交通安全聯繫會報」,於會中聽取警察局針對「標靶式科技執法移置評估概況」專案報告,並針對上(6)月交通事故數據分析擬定相關道安改善對策。交通處表示,今(114)年1-6月道路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其中死亡人數減少4人、降幅達29%;受傷人數則減少335人,降幅達7%。兩項指標持續呈現改善趨勢,顯示市府推動交通安全政策已見成效。
 
邱代理市長說明,相較於去年同期數據,今年上半年新竹市各項核心交通事故指標皆呈現穩步改善趨勢,歸功於道安小組及各單位執行政策時的努力,同時感謝道安委員持續的指導。每個A1事故數字背後都是一條寶貴生命,市府深入分析每一起事故的成因,力求持續改善。他也提醒,目前正值暑假與颱風季節,道路風險相對提高,須加強各項交通安全防範作為,提升用路人警覺。面對外在條件的變化,大家更應齊心努力,強化道路安全管理與執行力,確保市民出行安全無虞。
 
邱代理市長指出,目前交通安全重點關注對象為高齡者與年輕族群。高齡者因身體機能退化,不僅較容易發生事故,後果也相對嚴重,針對醫院、市場、公園等高齡者出入頻繁地點,市府積極強化交通安全設施,同時透過宣導提升高齡者本身的交通安全意識,降低事故風險。針對事故比例偏高的年輕族群,市府則從教育根本做起,強化校園交通安全教育,也加碼補助機車駕訓費用,鼓勵學生參加訓練,希望每位機車新手都能具備安全駕駛能力後再上路,以有效減少事故發生率。今日也特別針對11至20歲的慢車事故進行深入討論,並請警察局進一步了解自行車高事故路段或熱點,與交通處、教育處研議精進作為,同時請教育處推動自行車教學及宣導教材,建立學生正確自行車用路觀念。
 
警察局說明,「標靶式科技執法」是針對特定路口的特定目標違規行為快速精準執法,進而減少事故發生,竹市自去(113)年10月設置6處標靶式科技執法後,有效降低違規發生,改善幅度皆大於50%。後續經評估,於今年6月將2處已有顯著改善的路口科技執法移置至西大路與文昌街口、中華路二段與林森路口等高風險區域,後續也會再增加2處科技執法,包括光復路一段/光復路一段544巷(逆向行駛)及湳雅大魯閣(大雅路)前行人穿越道(不停讓行人),將資源效益充分發揮,未來將持續檢視竹市易肇事及違規熱區,滾動式調整科技執法設置地點,發揮最大交通管理效益。
 
市府表示,交通安全改善是一條長遠的道路,改善過程中,會隨著大環境變化出現不同的課題,因此每次的道安會議都會責成相關局處橫向協助,互相合作改善問題。市府將持續秉持「安居科技城」的施政目標,致力打造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