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4/15 美國高關稅引股災,川普坦言「非故意」?全民查假會社:媒體標題失準

記者:黃冠源 報導

美國宣布對全球徵收高額關稅,引發全球股市崩盤。台灣媒體報導, 4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受訪,回應股市下跌表示「自己不是故意的」,此說法引發廣泛討論。然而,《全民查假會社》查核發現,該報導僅部分正確,標題用詞「不是故意」未能精準傳達川普原意,易造成誤解。
川普原話:政策辯護而非認錯
查核員追溯川普4月7日於空軍一號的受訪片段,記者問及市場下跌是否達其無法容忍的底線,川普回應:「我覺得你的問題很蠢……我不希望任何東西下跌,但有時候你得吃藥來治療問題。」
英語教師姜靜雯分析,川普發言重點在「but」之後,強調徵收高關稅是解決美國經濟問題的「必要之藥」。他雖提及不希望股市下跌,但核心在為政策辯護,毫無認錯之意。中文「不是故意」常隱含承認錯誤,與川普語意不符,翻譯失準。
國內媒體報導:標題簡化易誤導
查核員檢視國內媒體報導,發現三立、東森、華視、中天、Nownews等在標題或字卡使用到「川普說不是故意」的用字。華視與中天則僅播放片段,說明不足,Nownews僅在內文補充,顯示國內報導在標題用字的誤導性。
此外,三立與東森在標題提及「有些問題靠吃藥解決」;工商時報、財訊等網路媒體標題篇幅較長,較能涵蓋川普原意;TVBS《Focus全球新聞》未將「非故意」入標,由主播口述「生病吃藥說」,較貼近原意。
國外媒體視角:聚焦政策而非「故意」
相較之下,國外媒體報導更精準。《CNBC》標題直接為「川普評論市場:有時你必須吃點藥」,凸顯川普政策立場。
《路透社》雖在內文提及「川普並非故意製造市場拋售」,但以第三人稱描述,而非引用川普原話。查核員推測,部分台灣媒體可能參考《路透社》,卻忽略人稱視角差異,導致「不是故意」被誤用為川普原話,放大誤解。
結論:部分正確,但標題用字有偏誤
川普的關稅政策確實引發市場震盪,但查核顯示,股市下跌涉及全球供應鏈、投資信心等多重因素,媒體報導多未深入探討背景,僅聚焦川普單一句話,簡化事件複雜性。標題使用「不是故意」不僅失真,還可能讓民眾誤以為川普承認錯誤,忽略其政策初衷。
此次報導凸顯標題用詞對公眾認知影響甚鉅。「不是故意」雖吸引眼球,卻扭曲川普為關稅辯護的本意,屬部分正確。《全民查假會社》呼籲,民眾接收新聞時應參考多元來源,留意標題是否誇大,媒體也應謹慎選詞,避免誤導。
撥開雲霧、解構真相的《全民查假會社》,致力於假訊息防治。除了推出查核報告、不定期推出媒體素養專欄外,也走進民眾生活中,舉辦實體教學與論壇。期盼透過不同媒介及管道,提升公眾媒體素養力,與台灣民眾一同抵禦假訊息威脅。更多資訊請上官網:https://tst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