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05/03
114年桃市雷霆除暴專案掃蕩 張市長嘉勉警察同仁維護治安
2025/05/03
2025金門縣陸上龍舟趣味競賽開始報名囉!!
2025/05/03
蘆竹區114年度農業政策宣導 張市長肯定農會傑出表現
2025/05/03
彭紫惠與王品文攜《春行》首度參加英國亞洲酷兒藝術節 臺灣電影、文學與藝術創作持續綻放倫敦
2025/05/03
水試所與大鵬灣風景區管理處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永續養殖與生態觀光
2025/05/03
縣府新聞稿 2025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花生漫畫75週年 - 探索澎湖夢幻之旅」即將於5月5日盛大開幕
NEWS
最新消息
2024/08/08
【登革熱】夏天來臨,防範登革熱威脅
記者:徐素秋 台南市報導
69歲的吳女士患有初期肺癌,曾接受過椎間盤突出手術,因為發燒三天合併畏寒、全身肌肉痛至成大醫院就診,檢驗發現急性腎衰竭和血小板低下,確診為登革熱並收治住院。住院後陸續有拉肚子、食慾差、身上開始起紅疹及出血點的狀況,經過輸血、輸液以及感染科團隊的治療監測,發燒、腎功能、血小板狀況逐漸改善,兩周後穩定出院,持續於門診追蹤。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又名「斷骨熱」,高峰期通常在夏秋之際溫暖潮濕的地區,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感染到登革熱病毒的急性傳染疾病。主要藉由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傳播,當斑蚊叮咬到登革熱患者,就可能下次叮咬進而傳播病毒給他人。
登革熱最主要臨床症狀為持續性發高燒到39-40度,合併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出紅疹等症狀。跟一般常見的流行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COVID-19)相比,不會有呼吸道症狀。典型登革熱發燒可以持續5-6天,有些患者在發燒3-4天後會退燒,又再次發燒,稱為雙峰型發燒。嚴重的患者會併發出血、休克等症狀,若未經適當治療,可能導致死亡。
登革熱治療方式主要是提供支持性療法。登革熱是病毒感染,目前沒有特效藥、我國亦無核准有效安全的疫苗,當然針對細菌感染的抗生素也無療效。遵照醫師評估,服用適合的退燒藥、足夠的休息及補充水分,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在家觀察,並密切注意有無重症警示的症狀。重症警示的症狀包括:嚴重腹部疼痛、持續性嘔吐不止、呼吸喘、嚴重黏膜出血、嗜睡、躁動不安等,都要特別留意;高齡者、慢性腎臟病患者,或是免疫力不全者,要特別小心有無重症警示的症狀出現。
感染登革熱後,前5日體內病毒量最高,需防範被蚊蟲叮咬,減少病毒藉蚊蟲再散播。裝設紗窗紗門、使用捕蚊燈或電蚊拍、睡覺時掛蚊帳,都是平常可進行的防蚊措施。外出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必要時塗抹合格規範的防蚊藥劑,也能有效防蚊。
埃及斑蚊因氣溫習性多分布熱帶地區,南部地區較容易造成流行。嘉義布袋以南算是流行地區,加上室內環境及易多次叮咬的特性,台南和高雄過往都曾造成大流行,平時就應做好環境清潔,夏季來臨時,密切留意疾病流行和防治資訊。
站在公共衛生的角度,更重要預防登革熱方式是減少病媒蚊的孳生。清除積水容器(孳生源)並定期巡查居家環境、維持整潔,是防止病媒蚊孳生的不二法門。遵循「巡、倒、清、刷」四字口訣,做好巡積水容器、容器倒置、清理積水和不必要容器、刷掉蟲卵等防範方式。維護日常環境的衛生,加強對疾病的認識,有症狀即時就醫治療,是應對登革熱的最好方式。登革熱的防治需要政府、社區和個人的共同努力,通過提高防蚊意識、維護環境衛生、及時就醫治療,可以有效減少登革熱的發病率和傳播風險。
姓名:冉浩恩
學歷:輔仁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成大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
成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研究員
現任:成大醫院內科部一般內科主治醫師
專長:一般內科學
成人感染症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