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07/15
桃園航空城路網再開通 張市長:持續落實建設帶動大園發展
2025/07/15
輝達進駐北士科土地 內政部:北市府得自訂辦法專案設定地上權
2025/07/15
小港電池工廠濃煙蔓延 環保局從重裁罰 最新監測並無檢出氫氟酸
2025/07/14
中颱「丹娜絲」來襲,嘉義縣義竹鄉成為重災區,繼日前鄉長黃政傑率領服務團隊深入災區指揮搶修電力,週五及週日縣長及蕭副總統也陸續來勘災。
2025/07/14
竹市進行暑期青春專案 邱臣遠代理市長率隊稽查娛樂場所 守護青少年安全
2025/07/14
臺灣堅定捍衛外籍船員人權 推動具體改革與國際協作
NEWS
最新消息
2022/05/16
車禍傷及神經影響淚腺分泌,中醫針藥來救援! 奇美醫學中心針藥雙管齊下,不再讓您「乾」瞪眼
記者:楊憲朋 台南報導
案例:『24歲小夏(化名)是一名文書工作者,
一年前的一場車禍造成其右顳骨及枕骨骨折,
連帶損及行經右耳後乳突處的顏面神經,
因顏面神經麻痺影響淚腺分泌,導致右眼常因缺乏淚液濕潤而乾澀、
悶脹及疼痛,深受乾眼症困擾。而偏偏她的工作又需要一直盯著電腦
螢幕,近半年眼乾症更是加重,
進而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門診就診,經過中藥與針灸
雙管齊下治療三個月,目前右眼乾澀情形已緩解許多。』
眼睛的體積小,卻有豐富的血管,可以反映全身性的問題,例如:
三高、過敏、自體免疫疾病、自律神經失調及老化等等,這些疾病都
會影響眼睛血液循環及代謝而表現出眼睛症狀。中醫認為「五臟六腑
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眼睛為臟腑精華所結,而人體十二條經脈,
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眼睛連接,所以中醫針對眼科疾病常會用藥物結合
針灸方式進行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指出:乾眼症臨床表現為乾澀、
痠倦、灼熱、異物感,可能伴隨分泌物多、搔癢、泛紅充血、
甚至疼痛、視力模糊和畏光。眼睛表面有一層淚液層,
覆蓋在眼角膜及結膜上,以保持眼球濕潤,但先天老化及後天自體免
疫疾病、感染、慢性發炎、自律神經失調、外傷…等等,也會造成淚
液分泌不足,現代人普遍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工作、上網或滑手機,
導致眨眼次數減少而產生眼睛乾澀問題。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梁祐爾醫師說明:對於乾眼症的治療,西醫會依
其嚴重度給予人工淚液保濕或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等抗發炎藥;但在
中醫的觀點,眼睛受精血濡養,乾眼症病人多屬壓力、焦慮導致「
肝膽火熱」,或者多視、勞倦、年老而有「肝腎陰血不足」體質,
也常兩者兼見。故用藥以養陰清熱、補益精血為主,例如:甘露飲、
一貫煎、杞菊地黃丸、天王補心丹、當歸芍藥散等,再參考臨床表現
;脹痛者加石決明、夏枯草、密蒙花、木賊、決明子等平肝清熱;紅
赤較甚者以丹皮、丹參、赤芍、鬱金清熱化瘀;分泌物多者用梔子、
車前子、薏苡仁、澤瀉、滑石利濕清熱;紅癢者則用連翹、桑葉、
菊花、蔓荊子、蟬蛻、白蒺藜疏風清熱;並以疏肝理氣藥物如:
香附、柴胡、枳殼、陳皮,則有助於氣血輸布、緩解乾眼症狀。
針灸治療會取局部眼周穴道搭配遠端取穴,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說明:「眼睛為靈魂之窗,
眼周的穴道,除了明目,還有很好的放鬆效果,針灸時講求痠脹感,
誘發眼淚分泌」。如:眼眶骨上的攢竹和魚腰、
眼眶骨旁的絲竹空和太陽、眼眶外側的瞳子髎、眉弓上緣的陽白、
眶下的四白,都是常用的穴道(如圖所示)。
還會依症狀取經絡上遠端的一些重要穴道,以加強療效,例如:
肝膽火旺者常取肝經太衝和膽經光明,也常取枕部膽經的風池穴;
腎水不足者多取腎經復溜、照海和膀胱經飛揚、京骨。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 梁祐爾】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