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2/05/16 擾人耳鳴竟是憂鬱症表現 憂鬱症個案罹患耳鳴比率超過三成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上場助攻 非藥物治療新選擇 及早治療成效佳
記者:徐素秋 台南報導
陳先生擔任某大公司總經理,工作壓力極大,最近開始出現耳鳴症狀,靠近左耳附近更明顯,為持續性高頻噪音。一開始看好幾家耳鼻喉科診所但都沒有明顯療效,後來被轉介至醫學中心耳鼻喉科門診來評估,結果腦影像、腦電圖、聽力圖結果均為正常範圍內,耳鼻喉科醫生有察覺到陳先生耳鳴情況會隨著憂鬱情緒惡化而合併有焦慮和憂鬱症狀,因此醫師又轉介至【安南醫院身心科】做深入評估。
身心科主任張俊鴻醫師表示,陳先生除耳鳴外還有憂鬱症狀-情緒低落、精力不足、失去興趣、失眠、精神運動遲緩,甚至還有自殺意念,不過是沒有任何自殺計劃或企圖行動。張主任建議其先使用抗憂鬱藥物和心理治療來治療憂鬱症,然而陳先生卻擔心藥物會影響其肝腎功能,也無足夠時間來進行心理治療,因此,張俊鴻主任建議其施做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評估,並使用 THI 來評估其耳鳴嚴重程度為何,而貝克憂鬱量表 II (BDI-II) 16 和漢密爾頓憂鬱量表 (HAM-D) 17則是用於評估憂鬱症嚴重程度,最後得知貝克焦慮量表顯示其焦慮嚴重程度為18,而THI、BDI-II、HAM-D 和 BAI 上分別得到 62、40、32 和 21 分。張俊鴻主任表示,經由德國的 Apollo TMS 來治療刺激陳先生大腦右側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和左側聽覺皮層,在治療 2 週後,報告數據顯示其耳鳴、憂鬱和焦慮的嚴重程度顯著改善,再過2 週後,THI、BDI-II、HAM-D 和 BAI 上分別獲得 32、18、8 和 7 分, 4 週後在 THI、BDI-II、HAM-D 和 BAI 上分別獲得 9、19、8 和 6 分,各方面數字都是明顯降低,故陳先生治療後自殺念頭消失也未觀察到有明顯副作用存在。示範施做重覆經顱磁刺激_rTMS.jpg)
[張俊鴻主任]亦指出,耳鳴其實是一種常見症狀,通常是在沒有聲音刺激的情況下卻有噪音的感受性,在成年人口中的患病率約 10%~25%之間,也就是100人中約10-25人會有耳鳴困擾,大約6%~25% 耳鳴患者會因耳鳴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張主任說,耳鳴機制複雜且異質,很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耳鳴與憂鬱症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先前針對28 項15 個國家和9979名耳鳴患者之統合研究分析顯示,憂鬱症個案罹患耳鳴比率為 33%,且腦影像研究發現在憂鬱症和耳鳴患者中的腦部存在部分共同腦神經網絡。目前對於耳鳴的療效常常不能令人滿意,重複經顱磁刺激 (rTMS) 是一種新型的非侵入性腦刺激 治療方法,已經被批准用於治療難治型憂鬱症,而國內外最新的研究也顯示rTMS 確實可改善耳鳴,有以上困擾的朋友可洽安南醫院身心科,早期治療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