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2/05/06 祖先傳下古文書 後代正知在地史

記者張金燥/宜蘭報導
 
六堆園區以多樣博物館面向展現,也肩負大眾認識六堆文化的知識,朝向詮釋六堆有形與無形文化、集體記憶、歷史軌跡與生活型態等內容。因此為增進博物館在地知識的推動,以六堆在地重要文獻為主軸,委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進行歷史文獻進行整理及嚴謹的編輯、校對,並建立體例及參考諮詢、查證、確認的編輯規範,於去年(110年)出版了《六堆史料叢刊(一)–六堆忠義文獻》、《六堆史料叢刊(二)–臺南東粵義民誌》及與臺灣文獻館共同出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六堆文獻史料》等3本書。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也於6日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合辦「六堆史料叢刊」新書發表座談會,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吳密察院長、國立清華大學陳麗華助理教授及為本次六堆史料叢刊進行嚴謹的整理、校對及編輯等工作的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的李文良教授及戴心儀老師,透過線上講座的方式,介紹六堆在地重要文獻蒐整成果,邁出建立六堆重要史料系列叢書的第一步。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目前會逐步將六堆重要的文獻史料出版,這次出版的《六堆忠義文獻》和《臺南東粵義民誌》兩書,根據學者指出可能是臺灣文獻史料中最早由「在地客家人」所纂輯的史料。因為有在地人士、學術研究團隊及本中心三方的合作,才能將這些史料公諸於世,也讓更多想要進行及了解六堆或客家研究的朋友,接觸到這些重要的史料。另外,我們也藉此鼓勵在地民眾能提供新的史料,共同來充實及書寫六堆的歷史。未來客發中心也會將此成果運用在展示、推廣教育活動,讓更多民眾可以了解自身的文化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