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07/25
出席亞洲生技大會開幕 卓揆:持續完善生技產業發展環境 提升臺灣產業競爭力
2025/07/25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捐贈逾千萬 張市長:強化醫療、教育及社會關懷
2025/07/25
注意熊出沒! 桃園機場【探索熊本趣】特展26日起萌翻登場
2025/07/25
陳其邁感謝工會行善特攻隊展現做工人ㄟ義氣!
2025/07/25
ISPA紐約年會新作提案徵件開跑 文化部鼓勵團隊報名爭取國際曝光
2025/07/25
2025石門水庫楓半馬7/25開始報名 張市長邀全國跑者共襄盛舉
NEWS
最新消息
2022/06/28
臺博館典藏「混魚龍」與「黃果樹安順龍」化石首次亮相 《水怪特展》跨時空一探史前水棲爬行動物
記者:柯世賢 台北報導
水怪出沒!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推出「水怪-
水棲爬行動物化石展」,展覽從尼斯湖水怪傳聞談起,
介紹活躍於中生代蛇頸龍、海龍、
滄龍和魚龍等水棲爬行動物的起源、分布、演化及生殖策略,
並展出各類群難得一見的珍貴化石,
讓大眾了解爬行動物的演化奧秘,是如何從水中登陸後演化出四肢,
重返水域後四肢再轉化為鰭狀肢等,並省思物種滅絕的原因。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表示,臺博館是臺灣博物館界的先驅,
具有豐厚典藏及研究能量。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
博物館的力量」,期許博物館社群能提出多元及創新的活動,
透過館際、跨域合作,展現博物館的力量及豐富展示研究量能;
也期待藉由此次特展,除了帶給孩童歡樂、驚奇的觀展體驗外,
也提供和社會對話、讓大眾省思環境議題的機會。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此展透過40餘件展品帶領觀眾跨越時空一
探早已滅絕的古生物,館內典藏的混魚龍與黃果樹安順龍(
海龍類群)化石為首次亮相展出,配合展示計畫進行化石細部清理,
同時讓觀眾一窺「化石清修師」是如何揭開時間的面紗,
還原出化石的真實面貌。
另也展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典藏的扁掌滄龍骨骼及前口齒滄龍(
巨型滄龍)頭骨化石等展品。
臺博館邀請觀眾跨時空一探史前水棲爬行動物,
此展實體展件及古生物復原圖,
將帶給觀眾視覺震撼及多元的學習體驗。
科博館科學發展傳播中心研發長張鈞翔表示,
適逢全球一片恐龍熱潮!中生代陸域恐龍雄霸天下,
而在水底下卻正是這群水怪爭奇鬥艷。
基於兩館長期在蒐藏研究與展示教育的合作情誼,科博館很榮幸借展
6件水中蛟龍化石展品,游入這座百年博物館大殿,
共創水怪化石展,為中生代演化奧秘留下烙印,
也為兩館合作留下註記。
這些重返水域的史前水棲爬行動物型態多樣,有細長脖子、
橢圓形身軀的蛇頸龍,也有尖牙利齒、身軀龐大的頂級掠食者滄龍,
以及矯健的浪裡白條魚龍和嬌小可愛的貴州龍。
水怪特展將帶領觀眾搭乘時光機潛艇,回到中生代的古海洋,
一探水怪們的真實樣貌與生活方式,包含蜥鰭類群的蛇頸龍(
薄板龍)及幻龍、海龍類群、麟龍類群的滄龍及腹軀龍、
魚龍類群等水棲爬行動物。
為深度探索水怪的故事,臺博館於7月3及17日將辦理「
自然奧秘-地質的史書與爬行者」線上講堂,
邀請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切入,帶領大眾認識現生爬行動物,
並解密地質年代表;另即日起至7月31日期間,辦理「『湖』’s Monster-我想像中的『水怪』作品募集」線上活動,
邀請大小朋友發揮想像力創作水怪,作品除進行線上展出,
也有機會在水怪特展公開展示,
讓觀眾在疫情期間仍能線上參與展覽活動。
水怪-水棲爬行動物化石展
時間:
即日起至112年5月21日,每週二至週日9:30-
17:00(每週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
地點:
臺博館一樓東展廳(臺北市襄陽路2號)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