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客裕 行政院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10)日出席「花蓮災後復原表揚儀式」,感謝52家捐贈機車、家電、調度物資及提供優惠方案的公協會與廠商,以及短短兩週內馳援災區的50萬人次鏟子超人,在花蓮受災之際伸出溫暖的雙手,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協助災區民眾清理家園、恢復正常生活。其中,廠商捐贈的洗衣機、除濕機、電風扇、微波爐等家電,除優先提供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外,其他物資也以公平抽籤方式發給受災民眾;另有衛浴與汽機車業者提出「災區優惠購買方案」,大幅減輕災民經濟負擔。
卓院長提到,「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自9月25日至10月24日止,計有31萬筆以上捐款,共募得13.9億元,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正全力在最快速時間內將善款發放給災民。除了對不幸死亡、重傷或失蹤個案,提供較過去更佳的慰助方案外,對於家園受損的民眾,中央「家園支持三方案」也提供每戶最高35萬元慰助金,目前已核撥2,416件,其中由賑災基金會支應約6億元,其他則由《中央政府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支應,要將國人的愛心全數、快速移撥至災區民眾。
卓院長說,上(10)月8日他前往花蓮中央前進協調所聽取災後復原重建進度情形,當日恰好遇見9位甫從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勘查結束的工作同仁,他們耗時8至10天徒步走到壩頂勘查地形、地貌,並傳回第一手情資,讓農業部及經濟部水利署可以規劃後續工作。對此,卓院長稱許他們是「光耀臺灣、復興家園」,不僅保護光復鄉,更提供國家對於整治堰塞湖必要的各項經驗與資源。
卓院長指出,現在通往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的道路已經打通,可讓大型車輛、堆土機等機具通行,進行必要施工,增加安全屏障。另外,水利署刻正進行馬太鞍溪緊急疏濬工程,目前疏濬量約190萬立方公尺,目標於明(2026)年汛期前疏濬達600萬立方公尺。同時,水利署已於上月5日完成2,860公尺臨時堤防,預計明年汛期前完成堤防復建工程、後(2027)年年底完成高規格堤防及第二道防線,為馬太鞍溪兩側打造「超級堤防」。卓院長責成水利署務必如期如質完成相關工程,不僅保護光復鄉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也讓全體國人共同投入救災的心血不會白費。
卓院長強調,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持續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重要工作,期盼在天災或重大災害發生之際,每一位軍公教人員都能明白自身任務所在,使人力與各項物資快速就位,同時也讓每一位國人及家庭知曉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可獲得之協助。政府將持續、有計畫地全面展開各項工作,給予社會更大安心。
卓院長指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已於今早發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並啟動光復鄉、鳳林鎮及萬榮鄉民眾撤離疏散,此次疏散撤離規模雖較過去演練大,但整體秩序良好,顯見國人已逐漸深化防災意識。此外,中央氣象署已於今日下午5時30分發布「鳳凰颱風」海上颱風警報,面對颱風來襲,國人應抱持高度警戒,審慎應對,避免後續耗費龐大社會資源,政府後續也會在強化民眾防災意識及防災準備工作上,提出更好的安全政策及措施,並與國人一起努力,讓臺灣真正成為一座安居樂業的寶島。
卓院長強調,從幾次災害中,都看到國人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出錢出力,也讓政府在「團結國人」這條路上,更具信心,未來不論是雲嘉南或花蓮地區,政府都會儘速投入相關預算及資源,協助受災民眾恢復正常生活。
致詞結束後,卓院長分別頒發44張感謝狀予捐贈物資代表、調度物資業者及優惠方案業者,並偕同行政院季連成政務委員、李慧芝發言人、經濟部龔明鑫部長、產業發展署邱求慧署長及商業發展署蘇文玲署長等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