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營養師曾瑜妏表示,每週精選一道異國風料理,如臺式風味「三杯魷魚圈」、日式經典「黃金蒲燒魚」、泰式香辣「綠咖哩雞翅」、以及韓式創意「泡菜柚香年糕」等,讓學生品味各國美食特色,學生亦化身為「校園小主播」,於午餐時間直播分享當日主菜的營養價值、烹調方法及食材選購小技巧;這樣的互動方式,讓師生在輕鬆氛圍中學習營養知識,並使健康飲食理念深植校園日常。
師生受訪時皆表示,用餐過程既充滿驚喜又能寓教於樂,草屯商工商業經營科學生笑說:「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看看今天午餐有什麼驚喜,還會把營養師的講解帶回家跟家人分享。」有學生更因此克服了原本的偏食習慣。老師則指出,午餐已不再只是簡單用餐,而是結合課程的生活教育,學生在餐桌上學到的不只是營養知識,還包括尊重食材、珍惜食物的態度。營養師曾瑜妏也欣慰地說,看到學生願意主動認識飲食文化與營養價值,就是最好的學習成果。
國教署表示,青春期是身心發展最關鍵的階段,高中生不僅需要均衡營養來支持學習與成長,更需要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將持續推動各校辦理飲食教育創新方案,同時也會強化食品標示與食材履歷的宣導,培養學生閱讀成分標籤與理解營養基準的能力,幫助他們建立正確飲食觀念,進而轉化為一生受用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