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7/07 眼見不一定為憑 波麗士教你破解AI詐騙陷阱
記者:程瑞龍 台中報導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與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詐騙集團手法也不斷進化,從假冒親友、同事甚至名人行騙,隨著AI深偽(DEEPFAKE)的變臉技術愈加成熟,詐騙集團的手段也更加狡猾。為讓民眾了解最新詐騙趨勢,避免財產受損,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東信派出所日前受邀前往東區公所舉辦的「114年市政特色宣導暨業務聯繫會議」進行防詐專題宣導,除揭露常見詐騙手法外,特別針對「AI結合猜猜我是誰」的詐騙類型深入剖析,期盼透過市政與民政顧問們的影響力,播下最強的防詐種子。 此次宣導由東信派出所警員張詩婕主講,具多年防詐宣導經驗的她親和力十足,堪稱「超人氣講師」,她平時積極關注時事,致力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將最新犯罪預防觀念傳達給民眾。當日,她不僅揭露假檢警、交友、假投資等常見詐騙手法,更進一步拆解近來冒出頭的「AI結合猜猜我是誰」詐騙技術。她指出,詐騙集團往往先以不明來電套取被害人聲紋與影像,再透過AI模擬其聲音與容貌,製作假視訊畫面行騙,對象多為其親朋好友。此類詐騙最大破綻就是「臉部模糊」──只要要求對方「左右轉頭」,若臉部畫面出現模糊或延遲,極可能就是AI深偽技術所為。
根據內政部「165打詐儀錶板」最新數據,2025年6月全臺共受理16,388件詐騙案件,財產損失高達新臺幣89億1509萬元,統計數據顯示,打擊詐騙不僅需要政府跨部會協力,更仰賴民間單位的積極參與與全民提高警覺,才能構築防詐的堅實防線。警方提醒,面對詐騙手法日益翻新的情況,無論是假證件、假親友、假投資或假公務機關,民眾都應提高警覺。遇到可疑電話或訊息,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查證並求助,千萬不要輕信對方提供的聯絡方式或指示,以免誤入陷阱,造成財物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