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10/17
臺北時裝週SS26開幕秀 《Fashion, Action!》臺劇角色踏上時尚伸展台
2025/10/17
接見「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許正雲理事長一行 卓揆:全力協助產業數位與淨零轉型 根留臺灣、布局全球
2025/10/17
卓揆:三目標、四策略積極推動無人機產業發展 打造臺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亞太中心
2025/10/17
114年度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行政研習會 竹市盛大登場
2025/10/17
竹市府召開第30次交通改善會議 邱臣遠代理市長:穩健推動人本交通
2025/10/17
AI引領永續創新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智慧永續館展出農業研發成果
NEWS
最新消息
2024/07/17
右下腹痛小心 大腸憩室炎
記者李宥漮/健康醫療報導
台南一名林先生早已年過半百,最近工作特別忙碌,常常排便不順,這星期休息時略微感覺右下腹不適,但忙於工作讓他沒有時間多想,這個週末去參加老朋友小孩的婚禮,大吃大喝回家後,半夜右下腹疼痛難耐,林先生以為是盲腸炎(闌尾炎),趕緊到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急診,經過一番檢查後,急診醫師告知林先生是大腸憩室炎,必須住院治療。
高榮臺南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李學真表示,大腸憩室炎常見左下或右下腹痛,可能合併發燒、畏寒、腹脹等症狀,病情嚴重時恐引發大腸腸道穿孔及腹膜炎,而危及生命。
“憩室”是指中空器官(如腸,膀胱)出現不正常的囊袋。大腸憩室一旦發炎就稱大腸憩室炎,根據統計,有大腸憩室的人一生可能會有高達百分之20的機會發生大腸憩室炎,而有百分之30的人發生大腸憩室炎時已超過60歲,雖然憩室可能會發生在大腸的各個位置,但是東方人相較歐美在右側大腸發生憩室的比例就高很多。
一般認為大腸憩室是後天造成的,可能是纖維攝取不足,腸蠕動過程中分節運動腸腔內壓力增加推擠腸壁相對脆弱處而導致憩室形成,另外隨著年齡增加,腸壁結構弱化也可能是大腸憩室的成因之一。
李學真醫師指出,單純大腸憩室不會有症狀,一般身體檢查也不會發現,臨床上,通常在大腸鏡檢查或其它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大腸攝影才發現大腸憩室的存在。大腸憩室發炎才會有症狀,大腸憩室炎依發生的位置可能會有右側或左側腹部不適、腹痛、食慾不振、噁心、甚至嘔吐,嚴重時會造成局部腹內膿瘍、腹膜炎。
大腸憩室炎的診斷除了上述症狀外,身體檢查會有憩室炎發生位置的局部壓痛,如:右下腹或左下腹壓痛,發燒也可能發生,抽血時發炎指數(如:白血球)會升高。臨床上,電腦斷層影像檢查是診斷大腸憩室炎最被廣泛使用的工具,可以迅速獲得診斷並瞭解發炎的程度。大腸鏡在大腸憩室急性發炎時並不適合執行,因為可能會惡化大腸憩室炎的病情,甚至造成廣泛性腹膜炎。
一般而言,大腸憩室炎的治療可以透過飲食調整及抗生素治療來緩解症狀,主要就是要讓腸道有時間休息,逐步改善發炎情形而不再進一步惡化;當然症狀比較嚴重的病患、或是年齡偏高或是在家無法獲得照顧的病患,則必須住院治療。大腸憩室炎併發腹內膿瘍如果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時就需要進行膿瘍引流治療,另外如果憩室炎造成穿孔併廣泛性腹膜炎則需要手術治療。
李學真醫師呼籲,大腸憩室炎治療後,會建議憩室炎的病患於六至八週後行大腸鏡檢查,因為有少數病患在發炎的腸道可能會有大腸癌的問題,特別是併發腹內膿瘍的病患,發現大腸癌的比例會更高。大腸憩室炎的症狀雖然令人困擾,但是只要能及早尋求專業治療,就能對症下藥,回復正常生活。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