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05/04
我方已與美方舉行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首輪實體磋商
2025/05/04
景福宮母親節親子活動熱鬧登場 蘇俊賓親自導覽精彩廟宇文化
2025/05/04
加速推動都市更新!竹市名傑大廈響應都更2.0 攜手市府共創永續幸福城市
2025/05/04
竹市大庄國小智慧教室2.0啟用 邱臣遠代理市長:持續打造智慧校園 邁向永續發展
2025/05/04
2025鹿港慶端陽-龍王祭 「靈蛇報喜,吉蛇祿來」
2025/05/04
女子烈日站立重劃區草叢 暖警巡邏主動關心,尋獲失蹤人口
NEWS
最新消息
2022/10/14
馬鳴山鎮安宮發行文化資產教材深耕教育推廣文化 五年大科神轎裝定位即時追蹤五百庄頭遶境路線
記者:謝尚宇 報導
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為臺灣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其儀式主要參與範圍,北起彰化,南至臺南,
高達五百個以上自然聚落參與,是臺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
其儀式文化豐富,包含香庄請王、進香、水邊迎送王、三朝清醮等,
為臺灣重要的王爺信仰。五年大科活動從農曆九月初展開,
農曆十月進入最高潮,整整一個月都將是熱鬧非凡。
五年大科大約有五百個自然聚落前來參與盛事,
但因時間長與分佈廣闊,廟方與信眾都難以掌握全貌,
所以本次特別與隨香地圖及臺灣宗教與民俗文化平臺合作,
在每一個前來請王的香庄神轎上安裝GPS,提供即時位置與路線,觀察相關動態,
除提供信眾最新香庄資訊外,也可提供學術單位後續分析研究之用。
馬鳴山鎮安宮主任委員章金樹表示:「
2022年歲次壬寅適逢五年大科辦理,為弘揚五年千歲文化,
及凝聚信眾,特別辦理五年千歲大科啟動儀式,號召信眾踴躍參與,
外出子弟返鄉支持信仰文化。
今年為深化信眾與學童對於五年千歲文化的認識,也特別編輯出版「
五年千歲文化資產教材」,將於五年大科期間出版,
提供國小課程使用」。
為保存推廣馬鳴山五年大科文化,
縣府及馬鳴山鎮安宮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
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經費補助,並由馬鳴山鎮安宮執行「
壬寅年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調查研究紀錄與教育推廣計畫」,
執行內容包含調查紀錄與影音拍攝、教案開發設計及巡迴展覽等。
本次編輯馬鳴山五年千歲文化資產教材,包含教師手冊、
課本與教材等。教材由長期進行地方文化教育推廣的洪麗雯、
李思諭老師負責教材編輯,
政大華人宗教研究中心洪瑩發博士配合提供研究資料,
並邀請對於相關教育推動的專家學者提供意見。
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表示:「
馬鳴山鎮安宮是臺灣首個自行研發整套民俗文化資產教材的文化保存
團體,近年積極推動各項民俗文化資產教育推廣工作,
此次編輯教材進行教育深根,縣府一定積極配合,
並且聯絡各縣市協助推廣」。
「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是本縣重要的民俗活動,
不論是春祭吃飯擔活動,或是冬季的謝平安盛典,
都是本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透過實體教材的編纂及發行,
期待能有更多民眾共同發揚五年千歲的精神並永續傳承。
馬鳴山五年千歲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良政也說明:「
希望透過教材研發,配合學校鄉土課程,讓學童更認識地方文化,
而教材也將不是一次性出版,
將配合後續成立的五年千歲文化中心網站與香庄資料庫,
將教材與香庄影像資料,透過數位資料庫進行整合,
將最新與最豐富的資源,提供給各級任教師使用,
作為重要教育推廣工具」,共同推廣臺灣重要民俗文化資產。
另外,馬鳴山鎮安宮特別出版「馬鳴山五年千歲文化小百科」一書,
由長期觀察五年千歲文化的政治大學洪瑩發博士與知名民俗影像紀錄
李永倫圖文合作,也將提供給各香庄與國小,
作為社會大眾認識五年千歲文化的入門書籍
今年五年大科最盛大儀式即是在農曆十月最後三日的三朝祈安清醮,
除褒忠、東勢兩鄉居民參與之外,
最後一日各香庄也會在其聚落進行犒軍與贊普等相關儀式,
為五年大科畫下完美句點。因其民俗文化之重要性,
臺灣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師生將組隊前來紀錄,
並預計有來自日本慶應大學、馬來西亞等地的學者前來參訪,
足見五年千歲獲得臺灣與國際學界之關注。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