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8/30 竹市河川海洋污染災害演練登場!邱臣遠代理市長:跨縣市攜手強化堅實防災能量

記者:劉博正 新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為提升複合型災害事故執行能力,(29)日在海山漁港辦理「114年度北區聯防河川及海洋複合式災害應變暨海難救助演練」,代理市長邱臣遠前往視察並肯定參演人員實兵操演的應變能力。他說,此次竹市府特別邀請新竹縣政府及桃園市政府環保局共同參演,深化跨區域協作與資源共享,公私協力守護城市。
 
邱代理市長表示,市府秉持「多一分防災演練,少一分災害威脅」的精神,每年均辦理海洋污染應變演練。各類災害威脅,無論是天災、人為事故,或是複合型災害,其實都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過去曾發生海上漁船失火事件,所幸在消防局與海巡隊跨單位即時合作下,才能迅速解除危機,將傷害降至最低。此次演練中,市府團隊特別模擬河川污染、海洋污染、化學品污染及救生救難等事故情境,從風險研判、應變策略、通報動員到資材整備,逐一進行演練,全面檢視應變能量。透過整合轄內各單位的通報與協調能力,進一步強化整體救災及污染應變效能,展現市府面對各類災害時的信心與能力。
 
邱代理市長也特別感謝海洋保育署支持,補助新竹市辦理「海洋環境整體管理及維護計畫」新台幣610萬元,以及「海域水質監測站計畫」新台幣500萬元,讓市府得以持續提升海洋環境維護及災害應變的能量。
 
環保局表示,此次演練模擬載有氯乙烯的槽車,與廢油回收車發生擦撞,導致化學品與油品外洩。應變過程中,透過海巡署第八岸巡隊支援,針對落海人員進行救援,以及結合北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處理化災應變。同時由海巡署第十二海巡隊及海洋環保艦隊合作,執行港區污染圍堵工作。整合公私部門機關,透過聯防機制,順利執行各階段作業程序。
 
環保局說明,演習視同作戰,防災演練也是如此。化災應變須以人員安全為首,依序進行災情控制、指揮架構建置與資材整備;油污染部分應釐清污染規模,並依「新竹市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啟動應變機制,規劃抽油、回收及廢棄物處理應變作業。善用各單位能量,以最短的時間進行應變,減少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衝擊。
 
環保局指出,民眾若在竹市轄內海岸、海上或各河川水體,發現有不同形式的水環境污染情事發生時,請於第一時間撥打1999市民專線、海巡署緊急服務專線118,或環保局免費陳情專線0800-088888進行通報,合力守護海洋生態環境,促進竹市邁進幸福友善的環保家園。
 
環保局補充,此次演練總計動員17個公私單位共85人,包括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北部分署第八岸巡隊、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第十二海巡隊、化學物質管理署北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桃園市政府環保局、新竹縣政府環保局、新竹市環保局、警察局、消防局、衛生局、產發處、交通處、香山區公所、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油品行銷事業部竹苗營業處、中華民國化學應變協會、輝宇通運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區漁會及新竹市環保艦隊等。運用船隻3艘、車輛11台、救災機器人1部、汲油器及攔油索等各式應變機具與資材。藉由實兵演練,強化救災技能,守護珍貴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