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07/19
行政院核定「丹娜絲風災家園復原慰助金專案」 劉世芳:「從優、從寬、從速」協助民眾儘速恢復家園
2025/07/19
竹市「城市美學與文化創新論壇」登場 邱臣遠代理市長:為城市文化與藝術發展注入新動力
2025/07/19
「114年臺灣原住民族豐年節慶活動!園遊會攤商結果出爐!
2025/07/19
拉拉山春季高山烏龍評鑑頒獎 張市長:讓桃園好茶飄香全臺
2025/07/19
「安心挺消防」!竹市獲贈救護車、災勘車及裝備 提升緊急應變量能
2025/07/19
薇帕颱風逼近 內政部已請受災地方即刻開設收容安置場所 以確保民眾安全
NEWS
最新消息
2022/07/12
夏日玩水暗藏危機 內政部:禁制溪流不要去
記者李宥漮/即時報導
夏天來了想玩水!內政部提醒,安排玩水活動時,應慎選評估水域安全措施,根據消防署統計近5年溺水事件最多發生地點在「溪流」邊,看似淺緩水流其實暗藏危機,千萬不要去禁制標誌的危險水域遊玩,玩水時也要考量自身狀況,且隨時警覺天氣變化,應撤離就撤離,不僥倖逗留,確保平安快樂戲水。
內政部表示,近5年平均每年約有902人溺水,其中獲救341人、死亡536人、失蹤25人,事故發生地點以「溪河」為最多(44%)、「海邊」居次(23%)、再次者為「圳溝」(9%),發生時間多數集中在6至10月份 (54.7%),其中又以7月最多(12.1%),而戲水發生意外的時段,則集中在高溫戲水消暑時段,以6時至17時最多。
內政部說明,當遇惡劣的水域環境及不穩定的天氣,對執行救溺勤務的消防員來說,也有相當程度的風險,除請戲水民眾隨時提高警覺,及時撤離外,消防署並結合青春專案與教育部等機關合作,除強化民眾正確戲水及防溺知識外,同時要求各級消防機關,加強水域救援能力相關演練作業,以因應緊急水域救援。
內政部再次提醒,民眾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時,務必確實掌握自身能力,並做好風險評估,不去設有禁制標誌的危險水域遊玩,氣候不穩定時也不到河川、湖泊、山區秘境等地方戲水,熟悉記牢「救溺五步、防溺十招」的救命口訣,正確的防溺、救溺知識及自救技巧,更保護自己與別人生命安全。
水域遊憩活動合法場所,可至交通部觀光局相關公告(https://tinyurl.com/yd6z962a)或教育部體育署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水域資訊(https://iplay.sa.gov.tw/Dangerouswater)瀏覽查詢。
【救溺5步】叫叫伸拋划、救溺先自保
第1步:叫,大聲呼救。
第2步:叫,呼叫119、118、110、112。
第3步:伸,利用延伸物(竹竿、樹枝等)。
第4步:拋,拋送漂浮物(球、繩、瓶子等)。
第5步:划,利用大型浮具划過去(蘆沐、救生圈等)。
【防溺10招】
第1招:戲水地點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第2招:避免危險動作,不要跳水。
第3招: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要格外小心。
第4招: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第5招:下水前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第6招:不可於水中嬉鬧惡作劇。
第7招: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第8招:不要長時間浸泡水中,小心失溫。
第9招:注意氣象報告,氣候不佳不戲水。
第10招:加強游泳漂浮技巧,落水須保持輕鬆。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