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07/12
彰化縣優質紅龍果評鑑 紅寶石冠軍出爐
2025/07/12
安平區漁光島因丹娜絲颱風蹂躪滿目瘡痍 吹倒大樹壓屋頂 低收嬤孫哭訴無力清理
2025/07/12
行政院長視察番石榴及花椰菜受損情形 爭取彰化公告為「全品項」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
2025/07/12
卓榮泰院長視察鹿港淹水,核定鹿港新增五處逕流分擔的計畫 總經費3.8 億元,改善鹿港市區長期淹水的狀況
2025/07/12
金門縣總兵箏響系列演出 7/12總兵署現聲
2025/07/12
藝術家林彥君受邀參與瑞典努爾貝里藝術節 展現聲音與空間的實驗創作
NEWS
最新消息
2022/10/10
「新竹AI」新創進行式!IN新竹秋季號 探索3新創公司「智慧力」
「智慧家電」乃至「智慧城市」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一部分,
更不用說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功能性幾乎已經取代電腦,
打開手機地圖規劃要路線,這件稀鬆平常的小事就已經是「
人工智慧」(AI)無所不在的證明。新竹市政府自108年起推出
「IN新竹」產業季刊,跳脫以往政府出版品框架,
呈現類職人風格的雜誌,
不僅為第一線產業故事及城市發展留下記錄,
也行銷新竹市的多元特色。
記者:劉博正 新竹市報導
產業發展處表示,本期《IN新竹》專題「新竹AI 新創進行式」,介紹3家在新竹的年輕新創公司,
記錄其對新竹的情感、創業的心路歷程,
從這些新創技術與創業夢想,可以看到人工智慧的多元應用層面,
帶讀者一窺新竹市裡蘊藏厲害的「小」公司和「大」潛力!
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新竹市為台灣科技重鎮,
竹科半導體等科技產業硬實力當然無庸置疑,除擁有世界級人才、
在半導體代工服務居全球龍頭,更是資通訊產品的主要生產地。
此外,能量充沛的中小企業,都讓新竹極具研發AI的基礎實力,
有鑑於人工智慧、機器人等自動化浪潮正迅速擴散至世界各國,
面對未來新興科技的挑戰,我國現正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
帶動全面的產業創新。
市府表示,為因應產業數位化、智慧化轉型需求,
公部門已全面展開相關人才培訓計畫,從學校教育、
在職員工訓練及一般AI人才等各面向著手,啟動「數位國家‧
創新經濟發展方案」、「臺灣AI行動計畫」等各項措施,
提升產業人才智慧科技應用技能。
產發處表示,本期介紹的新創科技之一「開必拓數據」(Kapit
o),為解決目前製造業人力短缺,
且全台又面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困境,
開必拓的願景是建立全世界製造業皆可應用的通用AI,
以人工智慧代替人力,讓國內製造業更有競爭力。
產發處指出,「鉅怡智慧」(FaceHeart),推出FH Vitals軟體產品,以手機、
電腦普通鏡頭記錄人類臉部微血管的細微變化,
讓使用者能在一分鐘內得知與心臟相關的健康數據,
提供人們遠端照護的各種可能性。
另,由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輔導出來的資優生「
綠夾克運動」(Golface),
創辦初衷是為了降低年輕人進入高爾夫球世界的門檻,
使用者可透過平板、手機與手錶了解整座球場的概況,
並建立完善的數據系統,使用者每次揮桿都能被清楚的記錄,
利用軟體將高爾夫運動體驗最佳化,
盼透過科技智慧提高年輕族群運動意願。
產發處許智堡處長說,本期帶各位讀者認識3家實力堅強且帶有無限
想像空間的AI新創公司,針對想要深入了解的讀者,
也推薦持續發揮影響力的AI入門書以及日文翻譯圖解書,
歡迎讀者翻閱刊物、重新感受閱讀樂趣。
產業發展處表示,本期《IN新竹》之專題報導定名「進行式」,
主要是因為這些公司雖然厲害,但都還在發展階段,
希望透過介紹這些起步發展都在十年內的高科技小公司,
鼓勵新創者,
同時也希望閱讀這期雜誌的讀者一起思考下一步的方向,
一起創造新竹的新未來。
此外,《IN新竹》自創刊以來,以年輕視角出發,
加深讀者與新竹產業之間的連結,
並持續推廣在地特色店家及更多新鮮事給讀者,
將持續公開募集新竹市的新店家、新服務跟新產品,
歡迎各界踴躍投稿。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