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7/16 面對極端氣候台灣須持續精進防災體系 內政部呼籲歷任部長支持擴大挹注預算
記者:李宥漮 內政部報導
針對李鴻源前部長受訪評論丹娜絲颱風防災復原及前瞻治水等意見,內政部今(15)日做以下說明:
一、內政部的防災救災體系制度及措施仰賴長年累積,具延續性,李前部長任內的同仁目前也仍有許多在部內服務,兢兢業業;經過同仁及各界多年來的努力,我國災防體系持續提升進步,並沒有崩壞。
二、相較李前部長在內政部服務時期,15年來我國災防體系面對災難時的資訊傳遞更為快速、完整,當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各縣市政府建立連線管道,也每日統整防災所需調動的人物力需求,並就動員資源進行預判。各級政府、民間團隊,建立起更緊密、有效率的合作,對災害的掌握也更為細緻。以丹娜絲颱風為例,7月6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便與6個地方政府災害應變中心連線,確認應災需求。7月8日,當颱風出海卻仍持續造成大量降雨時,中央當日便與地方完成盤點確認支援的機具與人力。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及,是所有公務同仁戮力合作,經年累月建立的成果。
三、丹娜絲颱風是百年來颱風首次在嘉義登陸,李前部長在任時亦無遭遇此強風案例。全球氣候愈發極端,破紀錄的強風豪雨將超乎各地區面對強風的應變經驗,政府未來將著眼於強化突破以往經驗的訓練,以因應此類情況。但氣候變遷帶來的風災水患劇增問題,已是當前世界各國的重大課題,台灣也不例外。然而近20年來,台灣社會因風災、水災的災損仍被有效控制,這顯示政府透過各項計畫投入治水,嘗試減緩氣候造成淹水衝擊的努力,已經看的見成效。
四、本次颱風內政部第一時間即會同各部會支援地方搶災,截至7月14日止,投入救災人力已逾6,911人次,並調派抓斗車、吊車、怪手等工程機具進駐災區。行政院也同步啟動災後復建機制,函請地方政府提報災後搶修及復建經費,中央將加速審認與現地會勘,協助民眾早日重建家園。
五、為了因應氣候變遷造成的自然災害,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內政部期盼災防體系能夠持續獲得更多資源挹注,以便全方位的打造防災韌性,希望李前部長與歷任內政部長們可以支持這樣的方向,也能協助說服在野黨支持相關計畫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