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07/17
中壢北區扶輪社捐贈300萬元啟動十年助學計畫 張市長肯定推動教育公平
2025/07/17
出席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開幕式 卓揆期許選手超越自我及極限 為臺灣搭建世界舞臺
2025/07/17
第65屆全國科展「科展之夜」嗨翻竹市 美食、表演、送好禮 讓全國師生留下難忘回憶
2025/07/17
14米巨大阿特7/16正式開展 打卡消費即可換LINE貼圖
2025/07/17
中鋼集團教育基金會攜手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老師 邀請「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專為輪椅族朋友演奏天籟之音
2025/07/17
移民署辦理新住民子女自媒體培育營 創造百萬流量新星
NEWS
最新消息
2022/12/31
防疫勿鬆懈!兒童常見秋冬病毒一點都不溫柔
記者陳秋蘭/健康醫療報導
隨著世界各國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各項活動也逐漸解封,從今年秋天開始,生病住院的孩子變多了。時逢冬季,感染呼吸道的病毒十分活躍,且對孩童極不溫柔,若輕忽則易造成生病受苦。
南市柳營奇美醫院兒科部王信驊醫師表示,呼吸道病毒傳染途徑通常是由病人的飛沫傳染給他人,或接觸受病人鼻涕口沫汙染之物體表面,再碰觸自己的眼、口、鼻等而感染。以下介紹幾種常見造成孩子們秋冬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流感病毒」:主要由A型和B型引起,好發於冬天。年紀小於5歲,特別是小於2歲的嬰幼兒,是嚴重感染的高危險群。典型的症狀為突然發高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等,伴隨咳嗽、喉嚨痛、鼻炎等,但年紀較小的嬰幼兒,除了高燒外,還有可能引起熱痙攣、嘔吐、拉肚子等。B型較容易引起肌肉痠痛,而A型流感較易引發肺炎等重症,尤其是小於兩歲的嬰幼兒。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當下,可以一併檢測是否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因臨床症狀有不少相似之處,也有同時感染不同病毒的可能性。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可分為A型和B型,兩者在大流行期都一樣常見,A型通常會引起比較嚴重的疾病,在台灣的流行期比較不固定。前兩年小朋友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情況減少很多,但隨著全世界減緩防疫措施後,今年春夏季已於世界多處爆發RSV的大流行。RSV是引起1歲內嬰兒下呼吸道感染及導致5歲內孩童嚴重肺炎的最常見病因,且重複感染很常見,亦即不會終身免疫。常見症狀為咳嗽、流鼻涕、發燒等,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的小朋友會因此而氣喘急性發作,在小於2歲的嬰幼兒可能會引起急性細支氣管炎,導致呼吸急促、喘鳴甚至呼吸衰竭,尤其是小嬰兒可能因此有呼吸暫停的情況發生,家長須特別留意。
「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可分為四型,其中PIV-3最常見,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一開始會感染鼻和口咽部,若嚴重度時可能會傳播至遠端的呼吸道,影響到大、小氣道。重複感染是很常見的情況,但嚴重度通常會比第一次感染輕微,且侷限於上呼吸道。部分5歲以下的小朋友在感染後,會引發急性細支氣管炎、哮吼或肺炎而住院,尤其是小於2歲的嬰幼兒的住院率會更高。不同分型的副流感病毒可能會造成不同的症狀:PIV-1和PIV-2較容易引起哮吼,亦即聲門下氣管腫脹而造成呼吸困難;PIV-3較易引起下呼道感染,造成細支氣管炎、肺炎,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嬰幼兒;PIV-4通常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但還是可能會讓小嬰兒產生細支氣管炎、肺炎、哮吼、呼吸暫停等。
王信驊醫師提醒,隨著新冠疫苗施打覆蓋率的持續提升,台灣跟著全世界大多數地區的腳步減緩防疫措施,隨之而來要面對的是孩子們免疫負債的危機,還有真正的大魔王「流感病毒」的來襲。因此,積極接種流感疫苗、戴好口罩、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儀,持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等,都是保護幼童避免嚴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方法。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