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05/11
別讓媽媽操心 南市警五分局母親節前夕查獲外送員酒駕
2025/05/11
即刻開道5分鐘救命!南警爭分奪秒助女子脫險
2025/05/11
守護高齡者交通安全 南一警聚焦高齡場所加強宣導
2025/05/11
壓力被看見!「行動式領導工作坊」提升幸福 邱臣遠代理市長:公私協力打造安心健康職場
2025/05/11
桃園客語講故事比賽頒獎典禮 張市長盼激發年輕世代對客語熱情
2025/05/11
三鳳中街百人包粽 首度結合日本粽文化 陳其邁親手包粽迎端午
NEWS
最新消息
2022/06/26
史前館特展搶先看!「我們/Women的歷史之前與之後」女藝集結
記者:陳原啟 報導
臺灣女性藝術協會串連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臺東美術館等3館,共同舉辦的「
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25)日於3館開展,
由史前館與女藝會合作的「我們/Women的歷史之前與之後」
特展亦於下午辦理開幕。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立法委員劉櫂豪、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長華、
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賴純純、策展人簡瑛瑛、
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林維玲、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ViewSonic全球行
銷戰略總監于嘉俊等出席記者會。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致詞時表示,
閉館整修兩年的史前館在邁向整裝完成的最後階段,以「我們/Wo
men的歷史之前與之後」作為搶先看特展,除了呼應2022世界
女藝匯流藝術季「愛與希望」的主題,更是要提醒我們「
應該擺脫藝術史上Art History的父權思維,更要關切女性藝術家的Art HERstory」。
蕭宗煌指出,此次特展邀請18位女性藝術家以「藝術考古:性別、
神話與科技越界」為主題,重新回顧並詮釋「女」
的歷史之前與之後,從社群與生態跨域、
媒體科技的跨界與雕塑裝置的多元呈現,
企圖跳脫父權體系二維思考的侷限。展覽以「原民與生態跨越」、「
性別與歷史再現」、「神話與科技越界」為三大子題呈現,
並透過女性影展、女書展、女藝匯流展及ㄧ系列推廣活動,
層層堆疊出本次展覽的厚度與廣度。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長華指出,
此次特展讓史前館可以藉由藝術作品對世界說話,
透過藝術家的創作傳達對世界的思考與反省。
期盼藉由這次有別以往民族學的展覽方式,
開啟史前館更多影響社會、與社會連結的方式及可能性。「
博物館是為了社會而存在,史前館將持續與社會溝通,成為更親民、
更具前瞻性的博物館」。
策展人簡瑛瑛則回憶到,首次舉辦臺灣女性藝術主題展覽,是20多
年前在高雄美術館,時任館長正是蕭宗煌次長,
而當時也是與賴純純、賴瑛瑛、林珮淳及吳瑪俐等女藝會發起人集體
合作。情牽20多年的緣分,更讓大家在這次展覽奮不顧身地投入,
一同成就今天的「我們/Women的歷史之前與之後」特展。
女藝會理事長暨「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
總召集人賴純純提出,本次藝術祭行動起點,即始於「我們」
對此時、此刻、此地的思考與回應。
相信透過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力量的匯流,
以及與國際女性藝術團體的交流,希望繼續散播愛的種子給大家,
讓人們勇於告別過去,開啟未來的新篇章。
史前館特展搶先看期間開放一般民眾或團體觀眾,
以預約制申請參觀,每週二至週日開放9:00、11:30、14:
00三個場次,配合人流及容量總量管制每場次開放200人預約,
參觀時段為2小時,各場次間將搭配環境清消作業。配合防疫政策,
請於入館前配合測量額溫、手部消毒,並請全程佩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離(1.5 公尺),亦請依照人員之動線引導。展覽期間也將推出藝術講座、
影展放映及書展座談系列活動,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