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A新聞聯合網
地方新聞
綜合新聞
生活娛樂
社會新聞
健康醫療
專訪新聞
宗教民俗
軍事新聞
政治新聞
聯絡我們
Facebook
快訊
2025/09/19
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行之有年 黃小玉高度仰賴進口且採購皆視國內需求而定
2025/09/19
竹市跨域災害防救演練登場! 邱臣遠代理市長:聯防毒災發生、強化城市應變力
2025/09/19
台南市 20日圓山盃全國匹克球賽獎金10萬
2025/09/19
免費租屋法律訴訟扶助服務 內政部:9月30日起正式開辦受理
2025/09/19
租賃條例修法三大方向 內政部:保障租賃雙方權益 租客安心住、房東放心租
2025/09/19
日、韓、星國設計大師來了! 2026台灣設計展桃園提前一年布局
NEWS
最新消息
2023/04/28
傳藝Go Young作伙來 囝仔看戲笑嗨嗨 全臺超過200所學校參與 傳統藝術接軌臺灣新世代
記者:徐泰澤 新北報導
為推動傳統藝術向下扎根,文化部、教育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縣市政府共同合作辦理「112年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自即日起開跑,(27)
日特別召開活動記者會,
除了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與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長武曉霞
聯袂出席外,並邀請參與計畫的9個縣市政府代表共同與會,
透過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歌仔戲與臺北木偶劇團的布袋戲巧妙演出,
並和與會的新北市秀朗國小學童進行互動,
在小朋友熱烈的反應與笑聲中,為計畫拉開序幕。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文化的保存和傳遞,
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即是向下扎根、建構支持性環境,
結構化的整合需要文化部、教育部及縣市政府的攜手合作,
尤其是要透過縣市政府努力把資源帶到學校,
未來更期待持續與教育部、
各縣市政府共同合作開發屬於兒少及青年的文化生活內容。
今年傳藝中心主辦的「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與教育部及縣市政府共同推動,
規劃傳統表演藝術團隊進校,或帶領學童至專業表演場館欣賞演出,
可鼓勵學童親近藝術,尤其傳統表演藝術生動活潑,
深度展現了美學及文化表徵,是政府部門合作要送給小朋友的禮物,
希望小朋友們喜歡,也期待傳統藝術走入孩子們的生活,
未來呼朋引伴到廟口看戲,甚至走上舞台演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則說明,「112年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是第一年推動,將與9個縣市共同合作,
包括新北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
屏東縣、宜蘭縣,活動期間將有超過200所學校參與、
參與學童數可達50,000名以上,其中有88所偏鄉的學校,6
,200名以上偏鄉的孩子;投入計畫的臺灣演藝團隊則超過50個
,節目包括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傀儡戲、原住民古謠、
客家戲、客家歌謠、滿州民謠,以及傳統音樂等9個類型,
內容豐富多元。此外,陳悅宜也表示,希望傳統藝術能從小扎根,
讓小朋友們能夠認識進而喜愛自己的文化,
希望大家不要當自己故鄉的異鄉人。除了期待未來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能遍及全臺,創造更密集的藝文體驗,
未來將進一步透過兒童戲曲劇本開發、兒童戲曲音樂創編設計,
以及校園巡演等方式,鼓勵兒童戲曲編創人才開發作品,
促進優質創編作品進入校園,
藉由精心打造的戲曲及音樂節目巡迴演出,
創造兒童觀賞或參與傳統表演藝術的機會,
從潛移默化中持續於校園累積發酵,從小培養戲曲欣賞人口,
接軌年輕世代。
教育部司長武曉霞表示,教育部過去和文化部合作了很長的時間,
例如「藝起來尋美」計畫,希望能夠透過12年國教課綱把藝術教育
的內涵課綱化,融合成課程在校園中推動,「藝師藝有」
計畫也推介藝術大師們進入校園,給藝術才能班的孩子支持和指導,
今年起教育部也把傳藝中心的「傳統藝術接班人」納入師資來源,
未來教育部和文化部合作的步伐可以跨得更大,
尤其傳統藝術有美好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不但能傳承還會創新,
透過教育與文化部門共同攜手合作,
期待讓優美的傳統表演藝術在校園中一場一場的演出,
相信會花開遍地,有更蓬勃的發展。
傳藝中心表示,「112年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執行期程將自今年4月至11月於9個縣市陸
續展開,特別感謝各縣市政府踴躍投入計畫,
也感謝眾多傳統表演藝術團隊的演出呈現,
讓教育體系與傳統藝術有機結合,
提供校園與傳統藝術連結的新契機。期盼在各界努力共同推動之下,
讓傳統藝術得以扎根在臺灣囝仔的日常生活之中,
讓新世代對自身土地文化有更深層的認識和喜愛。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