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2/10/30 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借貸慘遭二次詐騙

記者李宥漮/社會報導

全球通膨呈現走升趨勢,經濟向下風險提高,造成本國景氣趨於疲弱,也因此增加民眾對於借貸的需求,因而衍生出佯稱代辦貸款的詐騙手法,經統計今年至10月23日是類詐騙發生574件,較去年同期(324件)成長幅度達百分之七十七,顯見此種詐騙日趨嚴重。詐騙集團看準貸款需求對象的亟需資金的心理,假冒銀行專員以臉書貸款廣告、簡訊、line加好友方式,標榜「保證借得到」,讓民眾落入詐騙陷阱。

刑事局指出,北部地區有一名張姓女子因小額借貸需求,主動聯繫借貸網站上的陳姓理專,陳理專先是以開辦手續費為由,需繳交1萬元開辦費,匯款後陳理專又以張女帳戶有問題,要求張女以其他帳戶匯款證明帳戶可正常交易,最後又表示須提供一定保證金始得放貸,前後匯款3次,金額達22萬,直至連繫不上陳姓理專,才知遭詐。

刑事警察局表示,沒有不抵押、不照會、免保人卻「保證放款」的借貸方式,更沒有利用匯款就可以證明還款能力或提高個人信用的做法。另外「解凍保證金」及「流水帳系統檢測有誤」都是常見的借款詐騙話術,民眾若有借款需求,務必「只」透過合法的管道借錢,透過銀行就是較為安全的借款方式。除了匯款證明還款能力或匯款解除警示帳戶的話術,貸款詐騙更具有4大特徵:仿效知名銀行、搜不到相關公司資訊、要求給付證件、標榜一定過件;3大途徑:透過臉書假貼文、LINE 假訊息、簡訊,有借貸需求的民眾務必詳加辨識、不提供個人證件及帳戶,有相關疑問也可撥打110或24小時165反詐騙諮詢專線諮詢,以保護個人財務安全。